我市外贸进出口延续回稳向好走势

核心提示: “总的看来,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回稳向好走势。”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幅高于镇江市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增长9.6%,进口3.04亿美元,增长4.5%。

前三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

我市外贸进出口延续回稳向好走势

图为远销海外的天工出口特种钢

“总的看来,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回稳向好走势。”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幅高于镇江市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增长9.6%,进口3.04亿美元,增长4.5%。

【数据分析】

全市外贸进出口亮点迭现

民营企业作为我市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前三季度,进出口10.52亿美元,增长9.7%,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51.2%,比2016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83亿美元,增长9.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6.2%。同时,外商投资企业1~9月共实现进出口9.83亿美元,增长8.1%,为我市外贸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三项指标同步增长。1~9月,我市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7.89亿美元,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87.1%,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15.6亿美元,增长8.2%,进口2.29亿美元,增长10.6%。另外,加工贸易回暖明显保持较快增长,商品结构优化明显,科技含量提高,优势产业产品出口增势强劲,1~9月实现进出口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3%。进料加工贸易中,五金工具类增长17.8%,汽车零部件类增长46.7%,镜片类增长13.3%,医疗器械类产品增长49.2%。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成为我市外贸重要看点。1~9月,我市与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前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稳步增长,分别实现5.03亿美元、3.34亿美元、2.57亿美元、2.5亿美元,合计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节点,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各级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已达82场275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占比达39%。1~9月,我市对东盟、印度、俄罗斯分别出口19002万美元、7531万美元和4510万美元,增长21.9%、14%和19.9%。

【现状解析】

四季度我市外贸增长仍面临不少挑战

“前三季度,我市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特征明显,增长的协调性提升,新动能不断积聚,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主要得益于国际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之去年以来各级各项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以及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较低等综合因素,助推了我市今年前三季度进口、出口增长。

据介绍,第四季度,由于基数抬高、国际竞争激烈、贸易摩擦增加等,我市外贸增长仍面临不少挑战。“我们将积极按照‘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的要求,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升外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应对之措】

以稳增长为重中之重,打好外贸攻坚战

“下一步,我市外贸工作仍将以稳增长为重中之重,全力打好外贸攻坚战。”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以“优进优出”战略为引领,加快构筑外贸竞争新优势,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服务企业为落脚点,不断优化外贸经营环境,保持我市外贸进出口持续向好态势。

据介绍,我市将在组织好传统展会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国别,推进外贸与投资、产能合作等相结合,培育出口新增长点;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探索五金工具、眼镜产品、汽零配件特色产业建设海外集中区、海外仓;积极鼓励我市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并购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等创新资源,带动外贸出口。

当前,我市制造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滞后。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转型力度,引导企业对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助推企业加快新产品、高质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升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外资企业,以外资带动外贸的发展。

在改革试点方面,将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型贸易方式。一方面我市已经成立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为我市外贸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我市正积极与阿里巴巴一达通联系落户,目前已有部分成效显现,正式落户后,将为企业提供外贸全链条综合服务,有效促进中小外贸企业的外贸数据回归。

另外,在服务企业上,商务部门将狠抓政策落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近年来出台的促进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研究本地配套举措,多出干货、多用实招,让政策落到实处、落到企业。同时,强化外经贸部门联动机制,推进贸易便利化,切实帮助外贸企业减负增效,并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服务,深入走访、倾听诉求,协调解决突出困难问题,稳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出口。

(朱荣祥 陈静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