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金融网络安全的第一关

核心提示: 在我市9月下旬以来开展的“金融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金融机构和公安部门,梳理出了近来较为常见和频繁发生的金融网络安全诈骗类型,并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防范建议。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却也因其特殊性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在防范金融网络安全的时候,广大市民应当把好自己的第一道关口,提升自己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我市9月下旬以来开展的“金融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金融机构和公安部门,梳理出了近来较为常见和频繁发生的金融网络安全诈骗类型,并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防范建议。

网络理财:高额回报陷阱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金融的火热,网络上的各类理财产品成了网民投资消费的新热点。而这也给了犯罪分子们可乘之机。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曝光的巨额理财欺诈案中,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低门槛高收益”等诱惑性投资信息为噱头的投资理财类钓鱼网站层出不穷,上当受骗者往往损失惨重、血本无归,其中不乏倾其所有、投入上百万者。

在网络理财诈骗案例中,比较典型的就是E租宝和MMM金融互助这两大平台。从前者来看,它靠的是每年数亿元的广告投入以及大大集团六万多员工的人海战术。后者则更为隐蔽。号称漂洋过海的先进理财方式MMM,1989年起源于莫斯科,创始人为谢尔盖·马夫罗季。1994年,MMM公司股票暴跌,几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马夫罗季被捕入狱。释放后的马夫罗季卷土重来,打造了MMM金融互助平台,并进行全球化运营。MMM于2015年初进入中国大陆,其发展速度和资金规模令人惊叹。尽管其平台已经崩盘,但后续影响尚存。

网络众筹:以创业为名诈骗

近年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第三浪潮的众筹行业发展迅速。因其门槛低、投资金额小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众筹这一创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诚信,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保障。所以就有人钻这个空子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诈骗投资人的钱财。

曾风靡一时的水果众筹创业模式,就让不少人掉入了这一网络诈骗的泥潭。据了解,两年前,水果营行掌门人利用创业者心理,号称将在全国范围内扩张门店,并宣称3年可达到1万家门店。然后,全国范围内很多创业者跟随其展开所谓的网络众筹创业。然而,没多久,这个模式便以失败告终,很多店面关停。那么,这一看似不复杂的诈骗为何能够得逞?据警方分析,这个模式中,不法分子抛出的收益率高得惊人。一位曾参与这一众筹项目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水果营行门店投资额一般在100万元以上,而且其承诺从投资资金全额到账的第45天开始,投资人可每月从销售额中分红10%,预计3年2倍收回,并在公司上市后获得原始股权。以此计算,这个项目的年化收益率超过40%。

P2P平台:非法套取资金

P2P互联网金融平台良莠不齐,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所谓先进平台非法套取投资者的资金,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犯罪行为。

记者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发现,近年来,全国每年出现问题的P2P平台以千计算。这些平台的诈骗金额小到几万元,大到上亿元。这些平台共同的特点就是上线时间不长,大多为短期,没有资金托管。因此,投资人一定要多观察多考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财产损失。

很多市民知道的刚倒台的E租宝平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法P2P平台。当时,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大集团被媒体报道因涉嫌非法集资四名高管被羁押,警方冻结了大大集团账户,发现其账面上仅剩1亿多元资金,但如果要实现投资人资金完全兑付,可能需要40亿元左右。其后,公安机关对E租宝网络金融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进行了立案侦查。

据了解,通过P2P平台开展的诈骗行为主要是诈骗者利用架设的P2P平台开展非法集资等活动,以虚假项目、高息存款为饵套取投资者资金,最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P2P诈骗的常见手段包括以下方式:高息陷阱;平台连续几天或频繁出现秒标、天标;虚构网站、平台背景及注册资金;在投资过程中,要求投资者将资金打入个人账户等。

防骗攻略:掌握安全小窍门

互联网金融诈骗层出不穷的当下,市民在防范金融网络诈骗时,应当掌握一些安全窍门。

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不少人觉得互联网金融行业花样繁多很难甄别真假、极其容易上当受骗,其实只要投资者擦亮自己的眼睛,能够真正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避开那些明显以高于市场利率太多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业产品,那么中招几率将减少很多。

具体来看,市民在面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银行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时,都要注意防范金融诈骗。对此,市工行个金部主任孔伟莉建议市民要采取相应措施。

据介绍,在网上银行诈骗行为中,犯罪分子以网银口令过期、网银系统升级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登录假冒银行网站和网银,窃取受害人密码等银行卡信息,迅速将资金转出。那么,市民应当认清银行官方网站登录网银,妥善保管好用户名、密码、手机交易码、动态口令等信息。

在手机银行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是编造事由,使用受害人的手机号码开通手机银行,从而窃取受害人资金。那么,市民应当注意本人持手机办理电子银行业务,手机号码若更换的话及时到银行进行更新。

而在银行自助设备中,犯罪分子可能以各种理由与受害人搭讪,借口检查受害人卡片或向受害人借卡片,随后将卡盗走,盗取受害人资金。为此,市民勿轻信他人,不贪图小便宜,并且保管好银行卡及密码。还有一些诈骗者利用盗取的银行卡信息,伪造银行卡,盗取现金。为此,市民应当仔细观察设备插卡口,防范他人动手脚;交易凭条不乱丢,防范他人窃取信息;密码输入需遮挡,防范他人偷窃信息。

(嘉瑛)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