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临近,本地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和园区又成为市民欢度长假的首选,但我市农旅融合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升

休闲观光农业,如何叫响特色牌?

核心提示: 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农旅融合,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内容。

司徒镇张寺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图为司徒镇张寺村的现代农业大棚,棚内种植草莓和小番茄。

“十一”黄金周临近,不少久居城里的市民早早开始打探本地有哪些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准备呼朋唤友走进乡村田园,感受丹阳休闲观光农业的魅力,体验绿色农耕乐趣。目前,我市休闲观光农业进展情况如何?到底有哪些看点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本地真正有产业、上档次、留得住游客的观光农业基地和园区还不多。因此,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农旅融合,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内容。

【发展现状】农业观光园和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不断涌现

我市休闲观光农业从2005年开始起步,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已逐渐成为一种从农业中延伸出来的新业态。据市农委提供的一项数据:全市有经营休闲农业企业、生态园等经营主体共有53家,其中,农业观光采摘园15个,休闲农庄36个,省级农业观光园2个。季子农业观光园和天禄茶林观光园被评为省级农业观光园。

据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省级农业观光园外,司徒镇的杏虎村被评为省级农家乐专业村;万新农庄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点,2016年又获评四星级示范点;超力生态园也被评为全国2016年休闲与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点;丹北镇埤城白龙寺生态园、水月情生态园、江苏超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丹阳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镇江级休闲观光示范点,延陵镇的九里村和云阳街道的大圣村先后于2012年和2014年被评为江苏最具魅力乡村;九里村还被评为2016年首批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近日,位于折柳的市现代生态水产养殖场的“乡村休闲主题创意农园”成功入选2017年省级主题创意农园,为我市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发展模式】我市已形成五种休闲观光农业类型

“随着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已形成了基地综合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度假型、特色餐饮型、农业园区型五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我市在高效农业基地的基础上,兴建了一批休闲、观光、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休憩、游乐等服务项目,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需求。我市的杏虎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这里以水蜜桃为主的果品栽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左右,春季赏桃花、夏采水蜜桃都成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吸引了本地及周边的市民纷纷前来赏花和采摘水蜜桃。

生态旅游型则是以主导产业为依托、自然生态为载体、休闲观光为特色,为游客提供观赏、采摘、游玩等内容,使人们充分领略生态高效农业的自然乐趣。丹北镇管山村的千亩樱花基地,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和摄影爱好者去赏樱休闲。

所谓休闲度假型是指依托乡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兴建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放松心情,尽心享受。如:水月情生态园、超力生态园、名流生态园充分依托交通便利,划分不同区域,新建各种休闲旅游设施,使人们在享受大自然风光,品尝农家乐趣的同时,又能感受怡然自得、野趣天成的生活。

特色餐饮型是凭借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产品,以绿色、安全、新鲜、廉价见长,通过提供当地的蔬菜、家禽、水产品等,让游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比如,陵口镇的乡村乐园就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做优高效渔业文章,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能够品尝到地产青虾、江蟹、龙虾等特色农产品,推动其由单一的生产经营性渔业向旅游休闲渔业延伸。

农业园区型是在大力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同时,通过对园区内已有设施的改造,为游客提供垂钓、采摘、餐饮等各种服务。在司徒镇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茶叶、果品、苗木是园区特色,众多农家休闲农庄参与其中。既可使游客品尝农趣,又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了农产品就地销售,减轻了农民生产销售负担。

【发展之策】五策并举打造出丹阳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但与周边一些县(市)相比,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在农业产值中占比不高,吸引市民的看点还不多,不少观光休闲基地人气不旺。如何走出一条农业与休闲观光游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信心之路,科学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层次,依然任重道远。

“推进农业与休闲观光游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市农委园艺站负责人提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宗旨,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持续培育一批产业支撑强劲、景致独特、基础设施完备、休闲内涵丰富、服务管理规范、共享机制健全的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和村,全力推进我市的创意休闲农业建设。具体目标:着重以西北部丘陵岗地旅游资源较丰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较集中,特别是沿“通港公路——丹西公路”一线,自然风光迤逦,历史文化厚重,既有九里季子庙、南朝的齐梁帝王陵墓石刻、嘉山龙庆寺等历史人文资源,又有练湖湿地、凤凰湖、吴塘水库等以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自然景观的改造,打造出丹阳一条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对此,该负责人提出了以下五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坚持规划、策划先行,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关键。目前,我市至今还未有过专业团队对我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进行策划,要把休闲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来谋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引导适宜发展的地区有序发展,避免各地一哄而上,低水平盲目发展。从布局、特色、标准等方面全面指导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为本,体现特色。满足市场需求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休闲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此过程中不能脱离农业本色,休闲观光农业既需要较高的科技、文化、艺术含量,又不能脱离原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休闲产品,突出自然生态,体现乡土气息,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以政策扶持为手段,部门联合为推动,加快发展。政策扶持是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助动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镇村改造项目、生态农业发展项目等要向休闲农业发展区域倾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运作规范、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按照自愿申请、评估验收的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支持。对我市已有的省级农家乐专业村、示范村、省级农业观光园,选择一批骨干企业,精心培育扶持,在税费优惠、融资贷款、科技支撑、项目支持、市场流通等方面全方位为其搞好服务。

以规范为目标,加强培训,提升层次。休闲观光农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一是加强政策指导。进一步明确休闲观光农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尽快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把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作为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层次的一个重点。三是引导行业自律。通过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引导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完善健全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等规章制度。提高行业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行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发展档次。

以品牌为依托,精心打造,强势推介。打造品牌,提升水平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意识,鼓励农副产品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形成自有品牌加以推广。其次是在宣传上花更多功夫,广泛开展包装、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休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把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叫响。三是各镇(区、街道)政府牵头,农委和旅游局密切配合,支持帮助基地举办农事节会活动,将“农业科普游”、“农家乐”、“传统农事乐”、“桃花节”等富有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的项目引入其中,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节庆活动品牌,吸引游客,形成休闲农业消费热点。

(王辉琼 朱辉明 须俊 佩玉 文/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