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绑架”的谢师礼终将走出“风口”

核心提示: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师德,更是备受尊崇。然而,爱之深,则恨之切。只要有一丁点尘埃沾落在师德上,就会触痛人们最敏感的神经。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师德,更是备受尊崇。然而,爱之深,则恨之切。只要有一丁点尘埃沾落在师德上,就会触痛人们最敏感的神经。近年来,舆论场中关于谢师礼的一片担忧和焦虑便说明了这一点。每每教师节前后,主管部门少不了要发禁令、商家依然竭力炒作、家长盲目跟风、老师身陷舆论“声讨”……总归不能平静。

谢师之风,对社会有多大危害,我们姑且不做评论。但一定要用放大镜细察,值得商榷。

首先,不要被喧嚣的舆论混淆了视听,错觉“一片黑”。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不适应感、不公平感、困惑感和矛盾感交集,遇到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公共事件,往往来不及冷静思考就引起“共鸣”,带来舆论一边倒。正好像一对中国夫妇出国旅游顺走了人家一个马桶盖,便有人谈起了国民性,其实大可不必。谢师礼现象引发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正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焦虑,以及家庭对教育责任的模糊认识,再加舆论助推,家长盲目跟风,恶性循环。

事实上,送礼的家长毕竟占少数,收礼的老师也是少数。况且,近年来,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在师德建设上出现的新苗头和新问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制度。

既不回避问题的存在,也不无限放大舆论压力,才是社会该有的态度。

其次,不要怕“人情世故”被带进校园这方净土,担忧几千年沉淀的师德不敌世俗挑战。

每个人心里,都藏有一份对老师的美好感情。无论是懵懂少年,还是白发老者,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路边小贩,见到教过自己的先生,总是毕恭毕敬。因为老师给我们的爱,融入了我们的成长,并伴随一生。正是这份特殊的尊师重道情感,让我们对为师者有一份极致的道德期望。

其实,谢师送礼之风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反映,当下,“办事送礼”的功利思维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原因错综复杂,一时还难以根除。家长乐意送礼或“不得不送”,老师坦然收礼或“不得不收”,加之精明商家为逐利而大肆炒作、舆论渲染,谢师礼被“绑架”自然难免。毕竟,校园的围墙,难挡世俗人情。

可是,大千世界,哪有一尘不染的地方?那些少数背离初心的,要么因警醒迷途知返,要么因执迷脱离队伍,也属正常。不经历世俗考验,怎能真正做到身正为师。

最后,不要只盯一点不及其余,忽视一个群体的奉献。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教化人类,净化心灵。古往今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多少老师的一生写照,他们在三尺讲台上、一盏橘灯下耕耘付出。他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无怨无悔传道、授业、解惑,在无私奉献中鞠躬尽瘁。这是一个群体对社会的贡献,代代相传。

然而,当社会对一个群体的关注,过多地停留在负面视角,尤其是只抓“一点瑕疵”不及“整块美玉”,容易造成对一个群体的不公平,寒了更多良师的心,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不利的。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老师表达一份谢意,本就无可厚非,只是如今美好初衷被物质化的行为遮蔽了。我们不能因此简单地责怪老师,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给主管部门。面对问题,既需要严肃认真矫正,也需要理性平和对待。

有制度约束和社会关注,伴随群体自身净化,喧嚣过后,谢师礼终将走出“风口”、回归纯粹。(周德传)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