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海内外的山水画名家

核心提示: 9月3日至5日,我市开发区万通大厦凤先生美术馆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别具一格的“老朱画展”在此举行,旅美著名画家朱称俊带着他的精品力作,向家乡父老汇报半个多世纪的从艺成果,56幅山水、人物、花鸟、书法作品,洋溢着浓浓的翰墨香,把参观者领进绚丽多姿的世界,接受一次艺术的熏陶。

享誉海内外的山水画名家

——旅美著名画家、镇江市朱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称俊访谈记

开幕式结束后,朱称俊(右三)与美国爱徒“秋麦”(右二)跟随我市部分历史文化爱好者参观我市南朝石刻。

朱称俊代表画作

9月3日至5日,我市开发区万通大厦凤先生美术馆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别具一格的“老朱画展”在此举行,旅美著名画家朱称俊带着他的精品力作,向家乡父老汇报半个多世纪的从艺成果,56幅山水、人物、花鸟、书法作品,洋溢着浓浓的翰墨香,把参观者领进绚丽多姿的世界,接受一次艺术的熏陶。

画家朱称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省内外声名鹊起,九十年代后更是蜚声大洋彼岸。然而朱称俊这个名字对于丹阳市民来说很陌生。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山水画名家为何要在丹阳举办画展?他与丹阳有着怎样的情结?画展举办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朱称俊,了解了他鲜为人知的艺术人生。

感恩丹阳,幼苗成树念亲恩

踏上丹阳这方热土,朱称俊心中总是漾起阵阵暖意。尽管生在镇江,但丹阳却是自己人生的第一站,不能磨灭。原来,朱称俊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长期在丹阳粮食部门工作,朱称俊因此从小生活在丹阳,小学一、二年级就读于城北小学。朱称俊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到丹阳练湖采摘一种水生植物,不幸失足溺水,生命垂危。危急关头,一位穿着军装的路人,一把把他拎上岸,他这才逃过一劫。回忆当年,朱称俊一直铭记这位不知名的“解放军叔叔”。小学三年级那年,朱称俊随父返回镇江,丹阳从此淡出了他的视线,但对于古城丹阳的记忆,他一直深藏在脑海中。直到1987年,当时已是知名画家的他,因寻根来到丹阳后巷,终于弄清自己祖上是从后巷迁出去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也就是这次寻根之旅,他结识了当地企业家朱忠汉先生,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友情延续至今。

家族亲情是血脉相连的,为了弘扬朱氏文化,我市企业家朱小坤等发起成立了镇江市朱熹文化研究会,朱称俊因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增选为副会长。去年,朱熹文化馆在丹北镇落成,朱称俊应邀题写了馆名,他的艺术简历在馆内展出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今年恰逢朱熹诞辰888周年,于是朱称俊应邀来丹阳主办画展,此次画展得到了市委宣传部、文联、文广新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怀念大师,成长路上遇贵人

谈到走上绘画之路,朱称俊认为纯属个人爱好。幼时家贫,朱称俊根本没有条件去拜师学画,但是从记事起,他就爱上了写字和画画。那时候没有绘画教材,朱称俊就从家中器物中寻找素材,他发现,祖传的一些瓷茶壶上有字有画,于是就跟着写和画,“我的第一位师傅就是茶壶。”朱称俊笑着说。

由于从小喜欢画画,初中毕业后,朱称俊以初生牛犊之势报考镇江市国画馆(今镇江画院的前身),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那一年,他只有15岁。

在艺术的成长路上,领路人的指引非常关键。朱称俊进入国画馆后,终于有机会拜丁士青、梁荷轩、夏力声等名师,系统学习书画。丁士青见他好学上进,把他介绍给了著名书画家林散之。

林散之先生是国内公认的书画大家,尤以草书独步天下,被誉为当代“草圣”。追随林老的两三年时间,让朱称俊感到终身受益。

那时的朱称俊还不到20岁,而林散之已是花甲老人,林老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朋友”。其实,朱称俊跟林散之学书画以观摩为主,主要是帮林老磨墨,就是这看似平常的“书童”差使,让朱称俊受益匪浅。跟随林老的日子里,他不但极大地开阔了视野,而且还跟林老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林老为人正直,循循善诱,让他明白了艺术之路来不得水分,需要踏踏实实耕耘。从此,他一边钻研书画艺术,一边“恶补”文化知识,在传统典籍中遨游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朱称俊在画坛崭露头角,1983年,他的国画获得江苏省青年画展二等奖。后来,他的第一部作品集《朱称俊作品选》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在镇江市庆祝建国40周年画展中,他又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

如果说林散之是朱称俊遇到的第一座大山的话,那么国画大师李可染则是朱称俊遇到的另一位“贵人”。1989年,朱称俊绘画事业迎来一个高峰,由于在国内中青年画家中属于佼佼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朱称俊山水画集》,这在画坛引起了轰动。这时朱称俊准备举办一次书画展,他专程来到北京,托人请画坛泰斗级人物李可染为画展题名。耄耋之龄的李老很是严谨,坚持不看作品不题字。可当他看到朱称俊的画集和作品后,很是赞赏,不但欣然题字,还主动提出过几天要面见朱称俊。朱称俊得到消息后,很是兴奋,他为此专门住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地下室招待所内,等着李老的召见。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朱称俊苦等敬慕已久的李老前辈十多天,最后得到的竟是李老去世的噩耗!那一刻,朱称俊禁不住泪如雨下。

漂泊海外,异域磨炼成正果

就在朱称俊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成为镇江美术界中坚力量时,他选择了出国。1991年6月,他到芬兰办展览并讲学,同年赴西班牙和瑞典等国写生,后又辗转到美国,办展览、讲学、授徒,从此长期旅居美国。

在国外的十多年,面对举目无亲,朱称俊可没少吃苦。为了生计,他曾打工,甚至干过洗碗、扛包等苦力活。朱称俊说,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在国外体验生活,学习西方文化。闲暇之余,他坚持写生,不断琢磨西方文化艺术,并融入自己的画风。

朱称俊不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美国画界和友好人士。在美国的华人大画家丁绍光先生,邀请他一起研究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异国他乡的漫长日子里,朱称俊的绘画艺术在不断精进。他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体,融入西方元素,加上其平时积累的深厚国学,从而使得其国画自成一体,画坛评论其为“新文人水墨画”。

这次在丹阳凤先生美术馆展出的书画精品,就是朱称俊“新文人水墨画”的大展示。作者笔下的四季山水图春景图中,以雅士乘坐木筏穿梭山林间,用墨色渲染了春意盎然;他笔下的夏季,在大片柳荫树下,荷花池边,高士手摇蒲扇品茶,是那么惬意。从朱称俊的画中,还可以看到处处闪耀着传统文化,大诗人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竹林七贤体现的魏晋名士之风,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赤壁,一代枭雄曹操诗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是老子图,《道法自然》体现了天地间自然之道,而《老子出关》则引出了《道德经》这一名篇,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领悟。此外,除了山水画,朱称俊的花鸟、虫鱼、人物、书法同样出彩,现场展出的蝉、虾、蟹、蛙等作品,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正因此如,画展举办前后,朱称俊的许多作品被人订购。

沟通中西,书画为媒播文化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近年来,朱称俊来回于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架起了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004年,朱称俊山水画展在美国洛杉矶展出,受到美国观众的喜爱。2006年4月,“老朱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等,都到场观看画展,在京城引起较大的反响。此后,朱称俊画集再次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让朱称俊颇感欣慰的是,在国外的这么多年,他积极推广中国画,先后开办艺术学校和培训班,共培养出美国学生近千人,其中美籍犹太人学生秋麦曾获北京电视台全球洋人中国才艺大奖赛书法金奖。这次在丹阳办画展,秋麦特意远道赶来给老师祝贺,带给他意外的惊喜。

在美国期间,朱称俊多次组织邀请中国著名艺术家到美举办展览并举行艺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中美艺术家联合会聘请他为副会长,和美方会长丁绍光、中方会长刘大为一起,组织中美艺术交流活动。由于朱称俊对于推动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美国国会授予其“杰出华人艺术家奖”、“世界著名艺术家”等光荣称号,朱称俊俨然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载着满满的收获,朱称俊依依不舍离开了丹阳。他说,无论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故土,丹阳永远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兴许,“老朱画展”将来还会再来的。

(殷显春 张吴 曾萍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