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塘一农民十年拿到九项专利证书

在养殖土元中追求科技创新

核心提示: 我的29间养殖房一年可产土元干虫30多吨,土元苗种已远销到全国。

张建军(右二)向外来养殖户传授养殖经验。

(毛梦琪 萧也平 摄)

本报讯“我的29间养殖房一年可产土元干虫30多吨,土元苗种已远销到全国。”昨天上午,五位湖北客商来到皇塘镇蒋墅鹤溪村的天意土元专业合作社参观,合作社理事长张建军掏出一摞粉红色的专利证书不无炫耀地说:“我的土元养殖一直走科技创新之路,从2007年至今,我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共计32件,到目前授权专利有9个,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专利8个。”

土元又称地鳖虫,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张建军所在的鹤溪村是土元养殖专业村,素有“华夏养虫第一村”的美誉。今年49岁的张建军从事土元养殖已有26年了,子承父业的他在土元养殖过程中不断总结和钻研养殖新技术、新模式。2006年,针对土元人工养殖中传统常温孵化仅限于4~6月份的季节性问题,他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孵化间进行控温控湿,将传统常温孵化改为常年控温孵化,使土元做到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出苗。这种土元孵化方法保证了土元幼虫体质强壮,成活率可达90%,同时避开了土元孵化、出苗的高峰期,管理简便还能节约劳力,达到了效益最大化。2007年,张建军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土元一体化饲养和高效孵化技术的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获得授权。他家也由最初的两间养殖房发展到现在29间养殖房、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规模。

此后,他相继开发的一种智能化土元立体化饲养装置、土元养殖房、土元与蟑螂混养法等8个新型技术,也分别拿到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证书。

作为一名土元养殖大户,“捣鼓”出这么多专利技术,究竟能带来哪些作用?张建军介绍,这些专利技术除了自己运用外,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他还在2009年成立了天意土元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的培训、苗种、收购等服务。“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已在合作社100余名社员中进行了推广。温室立体化养殖模式产出快、效益高,不仅让社员实现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而且形成了成虫烘干、冷藏的机械化。去年,合作社土元销售额达2900多万元。今年,我还准备新上一套冷链物流设备。”

“在当下土元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土元养殖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唯有依靠科技在提高种苗的孵化率和节约化生产上下功夫。”张建军表示,他为合作社土元产品注册的“蒋墅”牌商标证书已拿到手,他将带社员进一步打响土元品牌,同时继续调整、完善养殖技术,拓展终端市场,带动周边及省内外户共同致富。

(秦金锁 蒋须俊)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