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大走访要坚持常态化制度化

核心提示: 当前,大走访工作正在我省如火如荼进行。党员干部下基层、走一线,深入企业群众中听意见、解难题,以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宗旨意识,把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了出来,作风展示了出来,受到了广泛好评,有力地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为推动“两聚一高”目标实现,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动力。

当前,大走访工作正在我省如火如荼进行。党员干部下基层、走一线,深入企业群众中听意见、解难题,以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宗旨意识,把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了出来,作风展示了出来,受到了广泛好评,有力地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为推动“两聚一高”目标实现,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动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敏锐地注意到一些问题:少数地方、少数干部把大走访视为任务而非使命,基于被动而非自觉,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以短期运动式推进走访,以只求形式、不问效果的不深不实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产生,从内因来看,是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政治观念淡薄,对大走访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从外因来看,大走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规范的督查管理措施,在执行上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

大走访不是孤立单一,要统筹加以考量。我们应将大走访其置于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无论是“学”的基础,还是“做”的关键,都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大走访,既是“学”,更是“做”,是要通过走访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在走中做、在做中走,从而实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因此,落实大走访与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同构性,是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形式和举措。

大走访不是朝夕之功,要常态加以推进。企情民情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矛盾不断发生,仅仅一次或数次走访,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只有经常走、持续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展示温度,真正做到问计基层。作为党员干部而言,只有通过走访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家中,才能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与群众结下友谊、浓厚感情、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上变“要我走访”为“我要走访”,使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根植于心、始终坚守。

大走访不是“良心工程”,要制度加以保障。制度,是办事规则,更是行为准则,具备规范性、指引性和约束力。开展大走访,要通过发挥制度的指引性作用,从方法路径上明确规则和流程要求,切实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使大走访不走样、不跑偏。要通过发挥制度统筹功能,合理安排、科学谋划,进一步优化人力、物力配置,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要通过发挥制度约束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刚性,确保偷懒应付者无处遁形、无从逃避,使大走访更具实效。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