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通向幸福的捷径

核心提示: 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我更深信读书会让人更幸福。

■虞伟林

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办公,休息之际,看到室内窗明几净,感觉自己如同在梦里:我在行政中心工作,能有如此优美的工作环境,相比绝大多数同龄人,我承认自己是幸运的,回顾以往,心里顿生几份感慨。

我的老家在农村,父亲是整天敲着砖头砌着墙的手艺人,而母亲是终日在乡野田头繁忙的农民。依稀记得,自己在村里的大祠堂上一年级时,在一个寒冬的清晨,在队里当饲养员的母亲从堆牛粪地方捡到了一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语词典,那词典淡绿色的封面且皱巴巴,词典有读音、有释义、更有大量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我慢慢地阅读,渐渐地喜欢了这本不起眼的词典,自己对国学开始有了最初的了解,成语词典俨然成为我历史文化方面的启蒙老师。是的,在八十年代初,母亲意外捡到的这词典像一块面包,让我甘之如饴,不再感到知识的贫瘠、生活的孤单,它也像块坚固的垫脚石,让处于低层的我惊异地发现了村外广阔的天空、精彩的世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萤囊映雪、磨杵成针等深深吸引并激励我好好读书;词典更似位水平极高的老先生,他耐心而正确地指导着初学的我、把我引入兴趣的轨道,我的命运也为之改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段话出自唐代韩愈手笔,指在读书、学习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吸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总记得,童年的我,上学归来就抱着书在煤油灯下看,那时的农村没有电灯,也没有风扇和空调,只有蚊蝇及无法控制的寒暑,而且,自己并无兄弟姐妹,然而,我丝毫也不感到艰辛和寂寞,相反,有时,我会失声哈哈大笑,昏黄的煤油灯静静地照射着我,陪伴着我,这一尺多高的煤油灯宛如灯塔,而书本犹如一叶轻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这里,勤苦中也有感悟和充实,勤苦中深藏着愉悦和轻松。

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我更深信读书会让人更幸福。我来自农村,并无特殊的关系和背景,我以一个农家子弟身份从顺利通过高考到如意分配到机关,从最初的农村到调至城里,再到在事业中有所斩获、在学术中有所成就、在创作中有所进步,这其实都与自己长期坚持的读书习惯息息相关,或者说与自己童年时形成的爱好读书难以分开。当别人津津有味地吃喝、应酬时,当别人乐此不疲吹牛、打麻将时,我却选择在书本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书,早成为我形影不离的、难以分割的宝贝!细细想来,在三十几年前的一个寒冬的清晨,我母亲从堆牛粪的地方捡到的那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语词典,像是一件天上掉下来的神奇礼物,当然,事实上,它也成为一块开启我美好生活的敲门砖,让我不再像我父母一样终日为生活而汗流浃背、辛苦奔波,也不再像他们一样始终难以从容而优雅地生活。

特别去年,行政中心的“清渠”阅览室设立以来,对于我这个书虫而言,可谓一大利好,每天,我会自觉到此“充电半小时”,午后,拿本书默默品赏,其乐无穷。图书馆、新华书城包括“清渠”已然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驿站,在那里,我得以及时补充奋进的动力,在那里,我总能收获满满正能量,在那里,我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在通向幸福的大路上一路向前。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