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液化气、天然气的演变记

核心提示: 1949年4月23日丹阳解放时,城区人口只有一万多人,全县百废待兴。工业经济相当滞后不发达。

■石生根

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

1949年4月23日丹阳解放时,县城以古城墙为界,城区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留下一个烂摊子,全县百废待兴。工业经济相当滞后不发达,除了一爿国有丹阳纱厂外,几乎都是私营小作坊。老百姓就业困难,生活水平相当低,县城内居民住的大多是低矮的破旧平房,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灶头和煤炉。因灶头烧草价格便宜,一日三餐全靠灶头完成。这时候煤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煤球又全是私营小作坊手工制作,价格昂贵,一般家庭用不起,只能用煤球炉烧烧开水、煲煲汤。1956年丹阳对私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私营小作坊合并,成立丹阳县煤球厂。为了降低煤球价格,使老百姓用得起煤球,该厂投入数万元,逐步添置煤炭轧碎机、煤球成形机、烘干机等机械设备,实行机械化生产,煤球产量翻了数十倍,使用煤球炉的居民骤增。到了1958年大跃进,丹阳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丹阳化肥厂、农机厂、钢铁厂、东丝、西丝等厂像雨后春笋般出现,老百姓就业猛增,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家家户户烧煤炉已相当普遍,煤球供不应求,已不能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为了扩大再生产,千方百计生产价廉物美的新产品,县煤球厂投入数万元对原有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生产出方便、节约、高效、优质的蜂窝煤,其形状圆柱形,从上到下有20多个孔。它最大的优点是,晚上可以封起来过夜不熄火,第二天打开封门即可烧东西,且火力旺盛。蜂窝煤价廉物美深受广大居民的点赞。在那个年代里,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蜂窝煤也实行居民定量供应,一个人月供应120斤,每增加一人增加20斤,像我家五口人每月供应200斤蜂窝煤,基本上满足生活的需求。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丹阳化肥厂发展石油化工,采用石油裂解工艺,生产乙烯、丙烯主产品,同时也滋生出附产品碳4气体,充装成10公斤、15公斤的钢瓶液化气,除了少部分液化气由县城建局发证供应离退休干部外,大部分供应本厂职工生活用气,15公斤每瓶价0.75元,不受限制尽用。在那个年代里,丹化厂液化气风光一时,丹化职工福利好,令全县居民羡慕不已,好多外单位职工都想调进丹化厂,连丹化厂未婚的小伙子也吃香,好多丹棉厂女工愿意嫁给丹化小伙子。我在县汽车运输公司工作时,与丹化厂有协作关系,每个月找丹化厂领导批议价煤气,15公斤液化气价为4.8元。液化气质量好的时候,可以将瓶内气烧空,运气不好时,一瓶气只能烧10天8天,最后瓶内尽是碳5液体,钢瓶底下加点热水还能烧一、二天,实在不能烧时就到野外将钢瓶内剩余的碳5液体倒掉,但臭气冲天,污染环境。后来丹阳化工厂也开始供应液化气,建了一个大储槽,从南京化工厂进的液化气,质量好,可以将瓶内气全部烧完,主要供应本厂职工生活用气。多余的向社会供气,一瓶气价数十元,一般老百姓烧不起。到了九十年代初,供电、荆林、茅东等液化气站相继开业,均是南京优质液化气。由于燃气市场激烈竞争,液化气价格也随之跌落,老百姓都能用得起,液化气从此走进普通老百姓家庭。各个液化气站在市区东南西北门设点,开展电话受理,送货上门服务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1990年7月,丹阳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管道燃气工程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成立市管道燃气工程筹建办公室,投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含市民集资款),经过两年的努力,铺设市区管道40多公里,建成2万立方米的储气罐。1992年10月成立丹阳市煤气公司,正式对外营业,首供气源为半水煤气,用户数为3000户,年供气量50万立方米。1997年7月气源改为碳五芳构化尾气,年底用户8500户,年供气量85万立方米。1999年9月气源为空混石油液化气,年底用户数11000户,年供气量达98万立方米。管道煤气最大优点是方便、及时、低廉;缺点是质量不稳定,时有冒黑烟。随着丹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用气不断扩大,市煤气公司的管道煤气供不应求,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004年10月,丹阳市煤气公司改制,成立丹阳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该公司加大投入,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天然气门站2座,高中压调压站3座,并成功引入“西气”和“川气”的两大气源,年接受和供应能力达到了3.8亿立方米,供气保障和安全稳定性大大增强。为了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2009年4月5日老小区天然气管网改造拉开序幕,2014年底,总长40公里的铸铁管全部改造成PE管。经过港华公司全体干部和职工10年的艰苦努力,截止2017年6月底,管网建设总长已达767公里,供气管网已覆盖丹阳城区及多个乡镇区域,天然气居民用户发展累计11.5万户,工商业用户累计872户,天然气年销售量已由起始的300多万立方米发展到2016年底销售量1.34亿立方米。

如今,安全、方便、优质、高效的天然气已走进大部分居民家庭。当我们打开天然气灶开关时,“啪嗒”一声响,蓝色火焰,令人惊叹不已,丹阳市民享受着这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而那些老旧的煤球、煤炉、煤气瓶渐渐不见了踪影,悄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视线。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