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里的人生

核心提示: 天地风霜云海苍苍,这些来自大地的食物,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大师们的精神骨骼,传统气节,天地良心。

■李晓

在民国的星空中,那些大师们抖动着长衫,兴冲冲地奔走在北平、上海、南京的馆子里,朋友的宴会中,某场庆祝的酒会上。洒脱狂放的林语堂,一说到吃顿时眉飞色舞,不过他谈吃的一句话更让我动心:“出于爱好,我们吃蟹,出于必要,我们也吃树皮草根。”油爆虾仁、酱爆鸡丁是胡适先生最爱的食物,张大千吃不厌的是鲜蘑菇炖羊杂,在北平雅舍里谈吃的梁实秋,喜欢吃虾仁锅巴汤、饺子。鲁迅喜欢吃老家绍兴的盐竹笋、蒸鱼、茴香豆,沈从文回到湘西,湖波荡漾的小船上,从故乡带回的是一船腊头腊肝。食物,从来都是与故土保持相连的“信物”,它流淌在血液里,成为代代相传的生命基因。

天地风霜云海苍苍,这些来自大地的食物,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大师们的精神骨骼,传统气节,天地良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食物一方所爱,在一个人喜欢吃的食物当中,这些食物补充的营养,带来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应有精神上的哺育吧。

那年我在三峡游走,群山如潮,乡民们背着一种中间细两头粗的背篼上山劳作,他们躬着腰攀爬山岩敏捷如猴,在一个峭壁林立的村子里,我发现那些朴素的乡民也有了相同面相:双眉有“川”字纹、嘴宽牙白、颧骨凸出、腮帮子阔、鼻孔粗大……后来我发现,在这个悬崖峭壁的村子里,田少地多,水稻稀少,主产红薯、土豆、玉米,乡民称为“三大坨”,这些乡民年年岁岁吃着“三大坨”食物度日,食物的营养加上大地之气的灌溉,让这些乡民们的面相也渐渐走近了。

去年,我交往了二十多年的老友秦大个子,一夜之间就发生了脑梗塞。他平时最爱就着卤猪头肉下酒,那种食物胶原蛋白多,留着一撮小胡子的秦大个子平时看起来总是满面红光。没料,秦大个子的血脂太浓,好比一条污泥搅拌的河,流得不再畅通,脑梗塞发生了。而今,从医院出来的他,像婴儿学步一样摇摇晃晃在马路上做康复训练,说话含混不清只有加以手势辅助了。老秦的老婆也离开了他,有时老父亲搀扶着他,有时一个人鸭子迈步一样歪歪斜斜地行走,前不久我看到他一个人扶在一棵树下喘息,眼泪一下就冲出了眼眶……

一个人的一辈子,也是对食物忠诚相伴的一辈子。在食物里,隐藏着芸芸众生的脉络,也构成了命运欢喜哀愁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