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县城环境卫生大变样

核心提示: 1956年,决定成立清洁管理所(简称清管所,现为环卫处),集中统一管理粪便垃圾,改变千百年来县城居民的老习惯。

■路志高

 

1949年4月23日丹阳解放时,由于国民党政府只顾搜刮民财,不顾老百姓的生存环境,所以,县城破败不堪,只有几条主要街道像样一点,小街巷弄到处是被日寇轰炸烧毁的断墙残垣,社会秩序混乱。很多人家在破院子里设粪缸、灰堆,居民家家户户的马桶粪包给城郊菜农,清晨菜农挑着空粪桶进城,收集马桶粪;靠近内城河的人家,在河里洗刷马桶;有水井的人家,吊井水洗刷,脏水随地倒。城里几处私人的粪套(近街巷的空地,四周砌围墙,设平地的露天小粪缸,供人方便),靠卖粪收入维持生活。进城的农民和外来人员,找不到大小便的地方,就在无人的空地方便,尤其是妇女,更为困难。几条主要街道,由十来个清道夫(解放后叫清道员,由县公局管理)每天清晨打扫,垃圾运到城外空地堆起来,卖给农民。内城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无处不脏乱。夏日白天苍蝇满天飞,靠近粪缸、粪套、灰堆的地方臭哄哄,晚上家里蚊子撞面孔。这就是县城当时的生活环境。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想方设法安排好人民生活,向群众进行卫生宣传,搞好环境卫生和家族卫生,不断改善卫生条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城区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为改善县城的卫生面貌,在县卫生局的指导下,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手研究解决居民家家户户马桶粪包给菜农,到处有粪缸、灰堆,粪套主只顾卖粪,不顾周围卫生环境的状况。经反复研究,提出方案,得到县人民委员会的同意,组织有关单位和居委会主任到江阴、常熟等县城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管理县城环境卫生的经验。1956年,决定成立清洁管理所(简称清管所,现为环卫处),集中统一管理粪便垃圾,改变千百年来县城居民的老习惯。但这项大变革,牵涉到几千户居民和集体单位的切身利益:居民的马桶粪包给菜农,入冬时,菜农就按各户人口多少,就将作为腌菜的大青菜和铺床草送上门;集体单位厕所包给农民,收入作为干部职工福利。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区领导首先选调三个居委会主任,成立清管所,分别担任所长、会计、管理员,搭好班子,在城区机关里办公,作为统一管理环境卫生的集体机构,并作如下决定:组织力量,向全城所有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和居民,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统一管理环境卫生的宣传;居民包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马桶粪,一律由清管所在清晨设点收集,年底由清管所根据经济情况,按各户常住大人小孩,发给补贻;取缔居民设的粪缸和灰堆;各集体单位的厕所,统一由清管所管理;私人的粪套由清管所接管,改为公共厕所,粪套的资产和工具折价,由清管所分期偿还;粪套主进入清管所工作,作为清洁管理员,享受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由清管所统一分配;原清道员由清管所接管,统一分配工作;全城的卫生工作,采取条条块块相结合,分地段包干,单位和居民小组都订爱国卫生公约,互相检查督促。

清管所是白手起家,初建时,只拨给部分开办费,但他们依然克服困难,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购置打扫和清运工具,并招收几名清道员和清管员。清道员明确打扫的地段和清运垃圾。清管员分地段,清晨收集马桶粪和负责公共厕所、单位厕所的管理。那时的清运工具,主要靠肩挑,只有几部垃圾车,清道员和清管员的工作是非常繁重和辛苦的。

变革后的环境卫生设施必须紧紧跟上,任务更为艰难。在垃圾处理方面,按照当时的经济条件,因陋就简地在街巷适当处建垃圾箱。所谓垃圾箱,就是用砖砌外粉水泥的约50厘米高,1平方米左右的方形围框,以方便周围居民和单位倾倒垃圾。在粪便处理方面,原有粪套改为公共厕所后,逐步进行改造,改设男女厕所;将平地面的粪缸,改为地下水泥槽,四周相通到粪池,便于冲洗,并在粪池旁设倒马桶处;男女蹲位上方搭建披屋,这样,男女入厕就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并在几个街道增建了十来个男女公共厕所,解决了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员找厕所难的问题。在几个城门靠近护城河的偏僻处建大粪池,便于粪便集中和便于农业生产合作社购买粪肥。垃圾也是在城外靠近护城河空地设垃圾堆放场(当时居民还是烧柴草,都是有机肥),便于农业社运输。凡集体和个人购买粪肥和垃圾肥,统一到清管所开票,凭票到指定的大粪池和垃圾堆放场提运。

环境卫生的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由分散的陋习,走上了统一管理的轨道,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发展、完善,提高治理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我市环境卫生起了极大的变化,全城的公共卫生设施也多次更新,环境处处整洁,丹阳早已成为全国卫生城市。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