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你约吗?

核心提示: 据悉,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展示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丹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围绕“人无信不立”这一主题共同主办了多项文化活动,聚焦“传统手工艺”,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市民的距离,此次在规划馆举办的“人无信不立”手工技艺大赛精品展就是其中之一。

面塑、木雕、乱针绣……

“文化遗产日”你约吗?

8日上午9点,我市规划馆一楼大厅内热闹非凡。只见两道徽派式的仿古立牌将原先宽敞明亮的大厅分成了3个区域,中间陈列着此前在“人无信不立”手工技艺大赛中获奖的精品,两旁的非遗“集市”则聚拢了来来往往的手工艺传承者与爱好者,他们纷纷“秀”起了自己精湛的手工绝活,对剪纸、木雕、面塑制作等6项非遗技艺和成果进行现场展示……据悉,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展示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丹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围绕“人无信不立”这一主题共同主办了多项文化活动,聚焦“传统手工艺”,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市民的距离,此次在规划馆举办的“人无信不立”手工技艺大赛精品展就是其中之一。

朱正平

符国俊

陈赛姣

“看,这个‘孙悟空’捏的真像真好看。”透过人群,记者看到一位身穿红色短袖的男童正拿着面塑手工艺者捏好的“孙悟空”开心地向一旁的老人喊道。而在另一边,一位扎着小辫、穿着连衣裙的小女孩则目不转睛地盯着仍在制作的手工艺者,仿佛想要记下他制作的每一步。

由于作品多为小巧可爱的人物,开展首日,面塑制作的展位前可谓人气爆棚,且吸引最多的便是孩子。“就那么轻轻一捏一搓,再用细竹签一挑,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跃然手上’了。”女孩的奶奶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规划馆附近,只要天气好,每天早上她都会带4岁的孙女外出散步,“平日里每隔几天,我都会带孙女来规划馆转转,没想到今天来这收获了意外惊喜,孩子一看到那些精美的手工艺作品,就不肯走了,直嚷嚷着想要。”

虽然驻足欣赏的市民很多,并不时发出称赞,但正在制作面塑的手艺人却显得十分“淡定”。只见他一手拿着细竹棒,一手不停地揉搓着制作面塑的原料,然后将揉成形的原料慢慢地黏贴在竹棒上,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地一层层地黏贴,不一会儿,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面塑作品便完成了。在稍后的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位面塑手工艺者名叫符国俊,今年71岁,来自导墅镇,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做面塑,至今已有40余年。“以前这个可不稀奇,只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孩们玩的玩具多种多样的,用不到这个了,所以面塑的手工艺者也就越来越少了。”符国俊告诉记者,早年间每逢乡镇举办庙会或赶集,做面塑、捏小人都是少不了的手艺活儿,只是这两年做的越来越少了。

无独有偶,同样吸引参观者驻足的还有一旁的木雕。干净的桌面上,只见木雕手工艺传承人朱正平正在用一把小而细的刻刀与手中的木块“较量”。“木雕主要有浮雕和圆雕两种形式,我为这次展出创作了一幅浮雕作品《季子挂剑》,原本的木材有3公分厚,后来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将它雕刻成厚0.8公分、长1.15米的浮雕作品。”今年66岁的朱正平于2014年入选为我市木雕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受爷爷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便对雕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做木雕的,所以算是家传的手艺。”朱正平告诉记者,他1971年开始工作,1995年因为厂子效益不好无奈下岗,之后便来到木雕之乡——浙江东阳深入学习,后又辗转至扬州,直到2007年因身体不适回到丹阳,经营着一家木雕店。“做木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先后得经历打胚、粗修、精修、磨光、打光这一系列工序,最简单的作品要想成型至少也得花上十几天的工夫。”说起多年的木雕制作,朱正平满是感慨,他粗略算了下,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总共也只做成60多幅作品。“做木雕不仅需要细心、耐心,还得有灵感、有新意。”朱正平说,在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要求自己在制作每一幅作品时必须加入创新设计,以便与时代紧密联系,“2014年,我买了一块金丝楠木,想了很久都不知道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好它,于是这块木头就被放置了3年。今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陪外孙看《西游记》时突发灵感,立即动手,才有了后来的《敢问路在何方》圆雕作品。”

除了以往的老面孔,在本次手工艺精品展上,记者还看到一些新面孔,正端坐在绣架前专心致志刺绣的陈赛姣就是其中一位。

与朱正平的经历相似,今年28岁的陈赛姣同样深受家庭影响,从小便对乱针绣情有独钟,跟在母亲身旁穿针引线,15岁时就能独立完成作品,2013年9月更是凭借《小平你好》这一作品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成为行业新星。“虽然参加了不少的比赛,但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家乡的比赛,还应主办方要求,当众为大家表演乱针绣,所以心里有些小紧张。”陈赛姣告诉记者,自己这次带来的刺绣作品是一幅名叫《诚信赢天下》的文字绣,“虽然只有5个字,可前后却花了3个多月,作品长1.85米,宽0.55米,用的还是天然的蚕丝线,利于长时间地展出或收藏。”

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烙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百姓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播我市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搭建宣传平台,组织活动载体,面向广大市民,广泛开展非遗保护宣传活动。先后组织开展非遗进警营、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活动营造了全市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加快了“非遗”传承人培养步伐。目前,我市共拥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项,代表性传承人1位;江苏省级名录8项,传承人4位;镇江市级名录18项,传承人21位;丹阳市级名录14项,传承人12位。

“人无信不立”主题手工技艺大赛精品展将持续一周左右时间,全程免费,有兴趣的市民可及时前往规划馆参观,追忆旧时光的同时零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荆红 丽娜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