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63”专项行动强势推进

核心提示: 清理生活垃圾、整治黑臭河道、取缔“小散乱污”……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我市出实招、求实效,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最能感受得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本报讯 清理生活垃圾、整治黑臭河道、取缔“小散乱污”……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我市出实招、求实效,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最能感受得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皇塘镇张埝村一处生产车间早在3月份就被环保部门和当地政府责令停产,并断电查封,但近日环保部门巡查时发现,相关人员竟然偷偷生产。当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这间铝氧化生产车间时,现场气味刺鼻,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刚才还在进行生产,但工作人员已经不知所踪。据了解,这里原是一家电镀企业,企业已经关闭,但其中铝氧化车间被保留下来一直在生产,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之中。由于不具备相关条件,3月28日,市环保局按照规定对这一生产车间下发了停产整改通知书。随即,皇塘镇对其采取了断电措施,并贴上了封条。近日,该车间竟然私自偷偷生产,还将生产出的污水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环境。环保部门巡查时及时发现状况采取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边摸排,一边整治,对于证照不全或者存在环境污染的‘小散乱污’企业,发现一家,取缔一家,绝不给他们留喘息的机会。”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小散乱污”企业是群众身边的污染顽疾。据相关人士介绍,“小散乱污”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工艺差、污染重、隐蔽深、易反弹,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等环境复杂区域。一些塑料粒子加工点长年向周边水体中排放过量的污染废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河流,还会渗入到土壤中,日积月累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害。因此,“小散乱污”企业是“263”行动绕不过去的坎,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自“263”举报电话开通以来,共收到135条线索。截至目前,全市共关停污染企业17家,其中小作坊13家,其他类4家。在打击“小散乱污”无证、无照、无审批的小污染点源上,我市共关闭“小散乱污”点源323家,其中界牌、丹北、访仙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多轮集中整治后,界牌共取缔132家、丹北取缔51家、访仙取缔42家。

黑臭河的治理也是“263”专项行动中的一大重点,全市中小河流疏浚269条,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了工程量的81%。在水环境整治工程上,全市12条河流中的湾河、大寨河、支溪河、东战备河、西战备河5条河道已经开工整治,预计7月底前完工,其余7条河道待汛期结束后再开工建设,计划在12月底完工。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禁养区畜禽养殖514家已关闭506家,关闭率98.44%;非禁养区畜禽养殖整治数769家,已整治507家,整治率65.93%。在推进燃煤锅炉整治上,今年计划排定完成35台燃煤锅炉整治任务,现已拆除18台,完成整治率51.4%。目前正在统计冲天炉的使用情况,为6月份取缔冲天炉作准备。同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总计79家,已治理39家,治理率49.4%。

在“263”行动中,各镇(区、街道)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地全面推进工作。其中,开发区打造水环境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对辖区内的主要河流实施生态综合整治,打造景观带,目前正在招标,预计8月份开始施工;云阳街道组织留雁工业园18家企业加快污水接管工作;司徒镇组织新河沿线涉水企业,尤其是树脂镜片生产企业加快预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污水接管工作;界牌、访仙、丹北镇持续打击“小散乱污”无证、无照、无审批小污染点源。

(施宏俊 曾丽萍)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