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更新换代

核心提示: “皮鞋之乡”的陵口镇,“名雪皮鞋厂”老总景俊义说,就女鞋而言,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有些鞋厂的“出样”师傅,为了迎合潮流,抢占市场,力争高效,一天也能出十几个新品种。

 

■ 朱金富

 

自古至今,男女老幼人人都要穿鞋。

记得从儿时起,我们男子无论是大人、小孩都是穿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帮布料(民间称“鞋面布”),一般有“先呢、纹工呢、灯芯绒”。经济条件较差的,尤其是广大农村一般用的鞋面料都是自行机织的“土布”,鞋底是用多层次旧白布累叠后用手搓成的棉线或麻线纳成(俗称“扎鞋底”),厚度约一厘米。布鞋的格式讲究白底黑帮,有单、棉之分。鞋帮从高矮分为靴和鞋。前者鞋帮高于踝骨,后者低于踝骨,单鞋鞋口有方、圆、尖之分。多为“浅脸型”(俗称“浅帮鞋”),有的在鞋口前部缝连鞋舌(时称“鸭舌鞋”),青年中流行深脸鞋(也叫“深帮鞋、高帮鞋”),鞋脸盖住脚背,鞋头宽大,像鲢鱼头,称鲢鱼鞋。男子冬天穿的棉布鞋(也称“絮鞋”)大多也是黑色的。女子的棉鞋年纪较大的穿黑色,较年轻的大多穿有色棉鞋,抱在手里的孩童多穿“老虎鞋”(愿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丹阳城内出现有穿胶鞋和皮鞋者。六十年代后,市场上出现塑料底、橡胶底以及布底的机制鞋,逐渐取代了手工布鞋,皮鞋逐渐普及城乡,各式旅游鞋迅速流行。鞋底也不再受白底黑帮的限制,白、黑、褐、红等诸色皆有。

民国前,女子普遍缠足(俗称裹脚)。所缠之足称“三寸金莲”。金莲鞋按鞋式分为高筒金莲鞋和低帮金莲鞋,前者多为富家女子穿着,后者为一般平民女子穿着。按鞋尖式样分,宋、元、明时代多为翘头金莲鞋。清代为平头金莲鞋:按季节分有棉、夹、单之分,夹布金莲鞋面又有硬、软之分。按帮式分有素色金莲鞋和绣花金莲鞋。按天气不同金莲鞋又有晴、雨之分。雨鞋金莲有的铆上铁钉防滑;有的在金莲鞋上涂抹桐油防水;有的为皮质套鞋,套在金莲外面,不透雨水。20年代则出现了雨胶金莲鞋。按鞋底分,有平底无跟和高跟两种,为使金莲鞋美观以求吉利,女子常在金莲鞋上装饰绒球、铜铃、蝴蝶以及各种花鸟文字图案。辛亥革命后,女子缠脚逐步废除,金莲鞋也逐渐消失。民国时,我们丹阳女子爱穿绣花鞋(时称“花鞋”),无论单、棉鞋,多在鞋的前部绣上各种图案,有的在鞋帮上绣花,甚至扎鞋底时也扎成几道花纹。解放后,多为褡襻鞋,也叫搭扣鞋,六十年代起,各式皮鞋普及城乡各地,皮鞋也有男女之分,但男女皮鞋均为浅帮鞋,棉鞋均为高帮鞋,女子的单鞋、棉鞋又有平跟、中跟、高跟之分。近期女子棉鞋又出现靴鞋。

“皮鞋之乡”的陵口镇,“名雪皮鞋厂”老总景俊义说,就女鞋而言,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有些鞋厂的“出样”师傅,为了迎合潮流,抢占市场,力争高效,一天也能出十几个新品种。近二十多年来,陵口的女鞋品种至少也有二千种以上。男鞋也在创新迎合大众需求,自鞋帮、鞋底胶粘合成“机压”后的轻便不透水皮鞋,也不断获取用户的青睐,一些皮鞋族聊天时常风趣地说:“价廉物美的晴雨鞋,不擦油不打蜡,脏了水一抹,真是顶呱呱!”

鞋还在民间许多传说的习俗事项中起到重要作用。青年男女相爱后,姑娘要亲自制作一双布鞋赠与情郎;结婚时,新娘还要为夫家公婆、姑娘小叔做一双新鞋,俗称“全家福”;在结婚当天,把这些新鞋放入“子祖担”内一起进入夫家。旧时女子结婚时一般穿色彩鲜艳的花鞋,鞋面呈粉红色或大红色,前面绣着双喜或喜庆花卉以图吉利;现时女子结婚时大多穿红色皮鞋。旧时女子忌穿破鞋,因“破鞋”是淫乱女子的代称。

俗规“给脚上规矩”,妇女自不必说,故而男子的新鞋也都偏紧。在学生时代,我的鞋子都是二姑做的,每当二姑送来新鞋,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露出脚尖的“老虎鞋”可以换上新鞋了,担忧的是又要“上鞋规”了。旧时的农村,新鞋的鞋衬(鞋夹里)都是将碎布放在浆糊盆里浸泡后,一条条贴在砖墙上晒干后的“鞋骨得”,这样的新鞋既厚实又牢固,但穿在脚上头几天不是脚肿就是满脚趾的血泡,疼痛难忍。那时为了解决拔鞋的困难,一些童鞋甚至成年鞋在鞋后沿缀一拔襟,便于穿鞋,有的则使用“鞋拔子”以助拔鞋,现在不再讲究什么“规矩”,也很难见鞋拔子了。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