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地名、村庄背后的故事

核心提示: 一个地方取什么名字,大都与这个名字有一定的因缘。我们界牌沿江圩区称住人的自然村叫埭,某一姓氏先到此开发并繁衍生息且人数众多者,便以此姓取名,如张家埭、赵家埭、李家埭、陈家埭等等。

界牌笆斗山陈家埭逸闻

■ 王柏坤

一个地方取什么名字,大都与这个名字有一定的因缘。我们界牌沿江圩区称住人的自然村叫埭,某一姓氏先到此开发并繁衍生息且人数众多者,便以此姓取名,如张家埭、赵家埭、李家埭、陈家埭等等。还有村落建在某个圩旁边,便以此圩名命名,如二圩埭、三圩埭、廿九圩埭、元宝圩埭、沙圩埭等。界牌地区叫陈家埭(或叫陈家住基)的自然村有很多,但村子最大、名气最响莫过于笆斗山脚下的陈家埭。它的出名缘于村里早年出了一个叫陈肇熙的大富翁,且还有几个奇怪的圩名与陈肇熙也有关系,如磕头圩、火烧圩、小心圩、扛嗓圩。

陈肇熙家鼎盛时期有十三只洋船、百十口长工。有关陈肇熙发家的传说有三个版本。一说陈肇熙家本来就是富户,家中顾了几个长工。灶屋门口放一个桶,专门用来盛放剩下的、坏掉的食物和洗锅碗的甘浆水,俗称甘浆桶。桶里的甘浆可以喂猪。突然,有一天早晨起来发现桶里的甘浆不见了。而且接连几天都是如此。甘浆桶在围墙里面,外人不可能进来偷甘浆。陈肇熙决定弄清楚究竟。这天晚上,陈肇熙蹲在远处观察,发现是一只通体发光、有三尺多长的百脚(蜈蚣)来偷吃甘浆。陈肇熙知道那是一只百脚精,发光的是每一节中的珠宝,心想这下子要发大财了。可是,不等人走近,百脚精就逃走了。后来,陈肇熙设法找来许多丝绵摊在甘浆桶外围四周,百脚精在逃走途中被丝绵缠住而被捉,陈肇熙得到百脚精体中许多珠宝就大发了。二说是陈肇熙本是陈家长工,为人勤恳老实。一日割草时拾到一块砖头,就拿回来当磨刀石用。可是不管怎么磨,刀就是不快。他拿着这块砖头去问主人,主人一看,告诉他这是块金砖,不能磨刀。他说,这要是金砖,你家要发大财了,因为那里还有好多这样的砖头。于是,主人跟了他去将金砖全部取了回来。这位主人膝下无子,仅一独女,认为这位长工在明明知道那里的许多砖头是金砖的情况下,还能将其余的金砖位置告诉他,说明此人不贪财,诚实可靠,就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并更名为陈肇熙,继承了陈家产业。三说是陈肇熙祖上极其贫穷,真正的家徒四壁。成年后虽然长得英俊潇洒,且为人诚实勤快,却因为家徒四壁而一直找不到老婆。河西的武进八字桥一户人家,有个女儿不仅长相难看,而且还一脸麻子,横竖嫁不出去。有好事之人牵线,一谈就成功。以陈肇熙的家境,根本谈不上什么结婚仪式,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陈肇熙将妻子带回了家。在搀着妻子过河时,陈肇熙被脚下的积雪绊了一下,险些摔倒。陈肇熙奇怪,想看一看雪怎么会绊脚。谁知手一扒,雪中居然有一块金元宝。夫妻二人欢天喜地地回到家中准备做晚饭,可家中又没什么。陈肇熙只得到菜地里去割几棵青菜回来做晚饭。当陈肇熙将镰刀伸到地里割青菜时,刀尖碰到一个硬似石头的东西,扒开一看,又是一个金元宝。于是,陈肇熙置地买田请长工,发了。关于陈肇熙老婆的传说,三个版本都是一样的。说陈肇熙的老婆有帮夫命,还是个苍龙手,缸里的粮食经她的手盛过以后,不但不少,反而会多出来。家中请了长工,有时长工说今天饭不够了,陈肇熙老婆拿起铲刀到锅里铲几下,锅里的饭就满起来了。

话说当年,陈肇熙初富以后,先买了一条大船做生意,后逐步添置,最多时有十三只大船,时称洋船。生意一直做到上海,在上海还建造了专门的陈家码头。当年,陈肇熙家的东面和东南都紧邻大海。陈肇熙就在东南方向(现武阳村的西南角偏东)也建了一座水码头。为了方便运输和行走,陈肇熙决定招民工在滩涂上修一条从家到码头的大路,因为此路在海边上,人们就称此岸为海岸(此海岸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尚存)。从他家到码头直线修筑要省不少工时,可民工们请求从笆斗山南向东拐一个弯,以便多围些滩涂出来可以耕种。陈肇熙不仅接受了民工们的请求,还为民工们日后方便种地考虑。从滩涂中间挖沟取土,而将岸筑在离取土处东边百十米外,田是多围了可工程量却大大增加。由于围起来的土地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000多米,既不方便管理,田块太大也无法平整。陈肇熙又命人在中间加挖了三条东西向的横沟,将田地分成顶、上、中、下,四框。为使下雨以后庄稼尽量不受涝渍,在岸筑好以后,继续将沟加宽、加深,挖出来的土在海岸边堆起一二十米宽的旱地,旱地又可种植蔬菜等旱谷作物。挖的沟越大,储水越多,受淹的概率越低。可工程量却几乎翻了几番。海岸筑好以后,陈肇熙将围在岸内的大部分土地无偿分配给民工,筑海岸的薪酬按原先议好的照付。全体民工纷纷下跪磕头,感谢陈肇熙的恩德。为了记住陈肇熙的功德,人们就将此圩取了个“磕头圩”的奇怪名称。海岸外的滩涂继续生长,数年后,人们在海岸东边又陆续围了许多圩,其中有三个连在一起的圩名也非常有趣,分别叫扛嗓圩、火烧圩、小心圩:紧靠海岸边上的一个圩围好以后,因为土地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吵起架来,界牌人称吵架为扛嗓,人们就给此圩取名扛嗓圩;东边一个围圩的人正在窝棚里烧中饭,听到这里吵架,就跑过来看热闹,谁知灶膛里的柴火漏出来将窝棚烧掉,为了吸取火灾事故的教训,人们就将此圩取名为火烧圩;火烧圩和扛嗓圩旁边再围起来的一个圩,为了教育后代既要和睦相处,也要懂得水火不留情的道理,谨慎对待火烛,故取名小心圩。

曾经的访仙西部热土“竹林”

■ 杨俊辉

访仙镇西部曾有一方热土,名曰竹林村。据传,清康熙年间,该地百姓为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便集资新建一座庙宇,要给庙宇起名,便邀请当地有识之士共同商讨,最后大家一致感觉用“竹林”这个名字最为贴切。当时该村文化人士居多,对“竹林七贤”典故印象颇深。此后,当地的文人墨客还成立了“竹林文社”,更为陶冶和提升人们的道德风貌与奋发精神打下了良好基础。

多少年来,竹林人在这沃土上,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在种植中,竹林人喜研新品种,其特产仓墟白米,曾名扬丹阳朝阳门外;竹林人还善搞多种经营,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鲜嫩可口的水芹菜。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丹阳,吃到“竹林芹”,赞不绝口,所以该芹菜又被誉为“乾隆芹”,曾被镇江市评为市级名牌;明清时,竹林地区还有土窑,竹林人制作优质的青砖黛瓦,名闻遐迩,供应给千家万户砌房造屋安居乐业……1943年,干旱来临,禾苗枯萎,竹林人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九曲河旁的漕沟坝上筑18个垛头,架起18部九人轴龙骨(木制)水车,拼着命硬把九曲河水翻戽进长沟,然后灌溉田地,确保了庄稼免遭天灾。

“竹林”教育发达,人才济济。清代就在王氏、刘氏、周氏等几家宗祠办起私塾,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私塾率先改为小学堂、中学堂。抗战时期,有身任警卫团长牺牲在南通兵防的殷逸,有17岁参加新四军的孙长庚,有叔侄并肩抗战的杨明巧、杨少亭,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杨兆铭。到了近代,有任空军指挥分院少将部长的周钟镐、有任中铁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王玉泽等等。竹林人在外从事(市级以上)军、政、教、工等职业者有63人,为国捐躯的烈士有19人。

继竹林庙、竹林庵、竹林文学社后,民国时期行政建制改“竹林村”为“竹林乡”;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仍沿用“竹林乡”,于是当时访仙河西片被百姓戏称“竹林片”,就连本地区学校冠名都称之为竹林小学、竹林中学。岁月的洪流匆匆向前,“竹林”这两个字终究在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双卯”所取代。

昔日云阳“横塘桥”

■ 刘联芳

云阳街道东门外大运河南3公里处,曾有一座横跨丹金溧漕河东西的大石桥,桥名“横塘桥”。

据《丹阳县志》记载,横塘桥在清光绪初,由乡人张轸捐资建造。该桥东西长24米、宽6米。整个桥身、桥面及围杆全为石头结构。桥身8米高,桥面由6块石块铺成。桥面两侧是石块铺成的阶梯,中间各有一条长8米、宽0.6米的槽石,供村民上下推车使用。旧时,该桥所在地有东西向“7”字形水塘横穿丹金溧漕河,与横塘张甲一大水塘连接,故该桥名为横塘桥,而横塘桥村也由此而名。

横塘桥曾给周围村民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旧时的横塘桥向东有一条长350米、宽8米的街道,两侧均有大大小小的商铺十几家,而每年农历四月初四这天的横塘桥庙会,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沿途皆是赶庙会的人群。

历年来,横塘桥也是连接河东河西数万百姓的重要交通要道。抗日战争时期,横塘桥曾成为新四军抗击日军的重要枢纽。1938年8月23日,新四军老二团三营与友军在丹金溧漕河横塘桥至珥陵一带,曾伏击驻金坛日军船队,经过5小时激战,毙敌32人,伤敌18人,生俘1人。这是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在平源河川地带重创日军的一次成功战例。日伪军为了阻击我新四军,曾将桥面北一块面石炸断,企图切断我新四军抗击日军的路线。横塘桥在抗战时期,曾成为大江南北转运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接送来往地下人员的重要通道。

由于横塘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横塘桥村一度成为横塘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1958年前,横塘桥东司马公祠内曾设横塘乡公所,并建有供销社、农具厂、粮管所、医院和中心小学等单位。20世纪50年代,因丹金溧漕河疏浚拓宽,横塘桥被拆,沿河北移300米处,新建长55米、宽10米的木质结构桥,更名为新横塘桥。

1971年4月,新横塘桥年久失修,成危桥又被拆除,政府又在原地重建钢筋水泥桥,后因人流量、承运量太大等因素,1997年7月10日上午8时10分,该桥整个桥面陷入河底,再未获得重建。而横塘桥村也因1958年横塘乡政府办公地迁至横塘东马场,加之丹金溧漕河多次疏浚,部分村民住房拆除,街市冷落后逐渐消失。

毛杭甲村石牌坊

■ 滕九令

丹阳西南乡有两个杭甲村,且同隶属延陵镇。一个位于延陵镇边界,与司徒镇相邻,旧时称新埭村,现属东皇行政村,由于靠近毛甲村,民间相传叫毛杭甲村。另一个毗邻延陵集镇,旧时叫榨上村,现为柳茹行政村辖区,因挨近邢甲村,村民习惯称邢杭甲村。《丹阳村村记忆·延陵镇卷》载:“宋庆历年间,杭氏后人寅正重回云阳新埭村(今丹阳毛杭甲村),寅正四世孙乘徙柳茹村,九世孙诚徙榨上村。”由此可见,两村杭姓村民同宗共祖。

毛杭甲村石牌坊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距今195年,建在毛杭甲村,坐落在堂号“清远堂”杭氏宗祠东,脚门塘北,坐北朝南,与宗祠照墙一西一东,相互交错,绘成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石牌坊表彰的节妇杭门史氏,自幼聪颖,生性婉顺,做事娴熟,是杭德秀的原配夫人。结婚不到一个月,丈夫不幸病故,史氏哀痛备至,哭不绝声,誓以身殉随夫而去。德秀一家人惧怕史氏做出傻事,及时请来史氏的父亲,其父亲一边劝阻一边言语:“你公婆在世,而你以夫亡悲哀而殒命,你这样做会使你公婆雪上加霜更加悲痛。况我和你母亲又年迈多病,只有你一个女儿,你怎能忍心离开我们而去轻生!”史氏从命,近二十年栉风沐雨,恪守妇道,守贞得节,孝敬公婆,和顺妯娌,训育诸侄,治家有方。亲戚邻里乡民,无不敬佩史氏贤德,全县公认,申报朝廷,道光皇帝降下圣旨,国库拨出银两,为史氏建立“节孝坊”。这对于史氏个人及全家,乃至全杭甲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毛杭甲村石牌坊选用清一色质地坚硬、色泽美丽的褐色花岗岩巨石垒建而成。石板上刻有公榫,石柱上凿出母榫,公榫套在母榫里,犹如天成。四根石柱巍然屹立于一条直线,最高的两根约6米,稍矮的两根约4米,组成三个门呈“品”字形,面宽约8米,中间的门宽于两侧的门。牌坊楣额两面镌刻“圣旨”二字,匾额正反面雕刻牌坊名字“节孝坊”。置于中层石板坊上浮雕“二龙戏珠”及祥云图,最高石柱的南北面均刻有对联,上联内容失考,下联为“芳名永垂千秋”。画图栩栩如生,文字笔力挺劲。凡过往者都驻足欣赏,在当年当地颇有名气。

从前,在封建社会为了巩固政权,从上至下竭力推崇宣扬“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皇帝常用的激励机制之一,就是旌表臣民,为获得显著绩效者立牌坊,挂匾额。至今,丹阳境内表彰节妇孝女的牌坊有:延陵柳茹“眭氏节孝坊”、访仙大园“束氏节孝坊”、陵口留墅“贞节牌坊”、毛杭甲村“史氏节孝坊”。前三座石牌坊依然巍峨矗立,唯毛杭甲村石牌坊已荡然无存——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毛杭甲村不是世外桃源。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革命”小将以封建文化的罪名摧毁石牌坊,夷为平地,部分石板石柱用于当地的水利建设和吃水塘码头,就连牌坊遗址也批给村民作了房基。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