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迎亲”与解放后“送亲”

核心提示: 男女婚姻,是终身大事,解放前,农村青年男女的婚姻,绝大多数是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而成,就是通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旧社会“迎新娘”

■ 路志高

男女婚姻,是终身大事,解放前,农村青年男女的婚姻,绝大多数是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而成,就是通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的是上半年订婚,下半年秋收秋种后嫁娶,俗话说“有钱没钱,把老婆讨回来过年”。按照旧风俗,姑娘出嫁,都是坐大红花轿到夫家。那时有专业的轿行,出租花轿和凤冠霞帔并配有抬轿子的轿夫。花轿有三等,上等为全新的的花轿和服饰,轿夫的气质和衣着整齐,花轿和服饰的租金及轿夫的力钱较高,因有钱的人家要面子,讲排场,均租用上等的;中等为半新的花轿和服饰,轿夫衣着也稍差一点,租金和轿夫力钱稍低一点;再就是旧一点的,租金和轿夫力钱比较便宜一点。有的人家只租花轿,不租服饰,自己梳妆打扮,穿上新衣系罗裙,头上盖一块大红巾,这样,就节省服饰的租金了。

结婚正日上午,媒人领着男方的迎亲人员到女家,女家见迎亲人员到来时,孩子们就把门关上,不让迎亲人进门,要开门钱(红包),一般的要从门缝中塞进三次红包才开门,这是老规矩,男家早就准备好的。有钱人家请“乐业”班子(吹拉弹唱的民间文艺团体)迎亲,在进女家村时,就奏起乐曲,引来村民看热闹。

姑娘出嫁这天,早上起床后就不出家门,在房间里待着,从早餐起,就吃干不吃稀,母亲和长辈女眷,耐心细致地教导姑娘“到夫家要孝敬公婆,善待丈夫,尊重同辈,关爱小辈,善对邻里,嘴要甜,心要细,做事要乖巧……要做个好媳妇,好妻子”。

下午,姑娘梳妆打扮好,等待上轿。女方根据同男方的路途远近,确定发轿时间,估计到达男方家在接近黄昏之时。发轿时,有“乐业”班子的就奏起欢乐乐曲,呈现浓厚的欢乐气氛。此时,母女哭哭啼啼,难舍难分,姑娘由父亲或兄长背上轿,这时,轿夫就发利市“姑娘坐上大红花轿做新娘,代代儿孙做宰相”,家人和亲友齐应“谢金口”。轿子抬起来转向前方时,轿车夫又发利市“轿子抬起来打个招,黄金万两财进宝”,众人齐应“谢金口”,随即送上利市钱。轿夫抬着花轿起步时,再发利市“轿子起步,大贵大富”,齐应“谢金口”,父亲端着一碗清水,从轿子底下泼出去,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男家的人了。姑娘坐在轿子里嘤嘤啼哭,既是舍不得离开父母,又担心到陌生的夫家日子怎么过。花轿离开村庄后,媒人就嘱咐姑娘不要哭了,姑娘听从,就止住哭了。轿夫在女家发利市时,有利市钱的,一路顺顺当当,如果发利市,只应谢金口,没有给利市钱,轿夫就在行进中,将轿子左右晃动,姑娘坐在轿子里,左右摇摆,发出难受的声音时,媒人心里有数,忙向轿夫打招呼“到男家补数”或有迎亲人送上红包,请轿夫多多关照,轿夫有了油水,就抬着轿子平稳前行了。花轿沿路通过人家村庄时,要走村东面,一般的要放股鞭炮,有“乐业”班的,要奏曲。

女方家在男家村后面的,抬着花轿必须从村东转到村前从前方到男家,有“乐业”班的奏起乐曲,放鞭炮,男家亲友出门迎接,村上人出来看热闹,花轿停下后,轿夫就发利市“花轿落地,大吉大利”,家人亲友齐应“谢金口”。如果是新郎从轿子里搀着新娘进洞房,地上就要铺上麦草,不走泥土路;如果新郎抱着新娘进洞房,地上就不用铺草了。新郎抱起或搀着新娘出轿门时,轿夫又发利市“新郎抱(搀)着新娘出轿门,富贵荣华福满门”,众人齐应“谢金口”并送上利市钱。到此,媒人就完成任务了,这就是“媒人包新娘进门,不包新娘养儿子”。此后,新娘由伴婆陪伴,进行拜堂等一切事宜。

六十年代“送亲队”

■ 朱金富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的男女青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实施和保护下,开始了自由恋爱,经“介绍人”的牵线搭桥,双方父母满意的基础上,男女青年持本生产队证明去当地乡政府办理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农村的男婚女嫁也逐步进入了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的文明时代,姑娘出嫁这天不再坐花轿了,而是由本地妇女、共青团干部、邻居姐妹和好友约10~12人组成“送亲队”,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欢送新娘去男方家里。

送亲队伍最前面是两名女青年手擎国旗,后面是领路的介绍人,紧随其后的是胸佩大红花的新娘和闺蜜(伴娘),中间是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小伙子,跟在最后面的是挑着“子祖担”和“三朝面”的兄弟俩。“子祖担”的一头放有男方小辈和长辈的鞋袜帽子,另一头是新娘房里的热水瓶、茶具、梳妆等用品。“三朝面”的一头是新鲜面条,用来供奉灶君,意在新娘已是男方的家庭成员了,另一头是新娘参加生产劳动的镰刀、锄头、挑箕等小型农具。送亲队伍即将出村时,听到锣鼓和鞭炮声的村里人也都聚集到村口看热闹,这时候介绍人和新娘的家人也一起面带笑容向大家敬烟、发糖,送亲队和新娘齐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村里人让道后。送亲队敲锣打鼓点燃鞭炮欢快地向男方出发。因为是徒步,送亲队过每一个村庄或路口,均有“堵路”逗新娘的人群,为了争取时间顺利赶路,介绍人必须主动向“堵路”人群敬烟发喜糖,送亲队还必须唱上一两支歌曲,新娘要独唱,这些程序完成后,“堵路”人群才会放行。

送亲队伍将要接近男方村庄时,要放缓脚步或停止前进待新郎家前来迎接。一般情况下,男方也组成“迎亲队”,由配戴大红花的新郎带领打国旗和敲着锣鼓的迎亲队在村口等候迎接。两支队伍汇集时,新郎首先向送亲队敬烟发喜糖,介绍人和新郎还必须向迎亲队和前来看热闹的人群敬烟发喜糖。这样两支队伍才能顺利入村到新郎家里。送亲队进入新郎家正门后,先把新娘送至洞房,伴娘搀扶新娘坐在床沿上,然后一起回到堂前吃红蛋和圆子,中午喜宴结束后,送亲队告别新婚夫妇后踏上返回路程,新娘也依依不舍“娘家人”,和新郎一起送别“送亲队”出村,哭鼻子的新娘送了一程又一程,在“送亲队”的再三劝导下才一步一回头地向新郎家走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