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相守相失相聚

核心提示: 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走过的63年的情路历程,集成了回忆录《我们仨》。

■宋爱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用这诗句来形容钱钟书、杨绛一家只能徒增伤感。随着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的相继离世,只留下身后的一片无声的寂寞——曾经相濡以沫的“我们仨失散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走过的63年的情路历程,集成了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以一个梦开篇,简短地构成了回忆录的第一部——“我们俩老了”。梦中的杨绛突然就找不到相依为命的丈夫身影了,于是大声疾呼,其境之中的凄凄惶惶痛彻心扉。钱钟书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人生垂暮,最怕失去的就是相伴一生的爱人,这相守相失的梦似乎预示着亲人的诀别。

第二部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我们仨失散了”。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梦里载着丈夫的小船像是与家相隔万里,让杨绛奔波在相聚的期望和相失的焦虑之间;梦里的古栈道沿着堤岸,深深浅浅地延向看不见的远方;梦里的人送一程、远一程,宁愿将离别拉成永不苏醒的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

这又不是一个梦:钟书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几个春夏秋冬,走过无数人生驿站;杨绛与家人就在这古栈道上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深渊;圆圆先走了,钟书也走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一个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

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和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历程。陪伴愈是长情,愈是害怕从此消失不见。这种无法言语的痛楚只能藏在梦里,待到更深夜静之时,一个人默默舔舐深刻而绵远的伤悲;而我们分明能透过字里行间读出那倾泻纸面、源源不绝的血泪。

第三部一转先前的风格,用完全写实的手法,细腻地记录了一家三口的过往今生——“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是痛苦的,更是幸福的。回首六十几年的婚姻家庭生活,杨绛又有了重新走过一遍的宽慰:夫妻俩留学英国、相携攻克做饭和学业难关,爱女出生、尝遍初为父母的艰辛,回国工作、相持于战乱和文革,平反后终于能安详静默地读书工作、却又老病相催,直至钱瑗和钱钟书相继去世……没有惊世骇俗的故事,只有平淡安稳的生活。

杨绛先生用平缓朴素的文字触摸往日的生活,就像是仰面感受着冬日的阳光一般,洋溢着温暖而淡然的味道。简单干净的词句,绕过了生活的苦难,只有从容、只有欢乐、只有思念……在英国的最初时光,他们除了学习以外,也如大多数寻常夫妻一样,为租房、为三餐而喜而愁;空闲的时间,他们喜欢各处“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圆圆的出生,是上苍给夫妻俩最好的礼物,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女儿乖巧懂事、聪明早慧,是夫妻俩的贴身小棉袄;他们有各自的亲昵称呼,就连互寄的贺年卡和信件都是妙趣横生的;他们仨都喜欢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感,琐琐碎碎的成了一大堆“石子”,有空时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石子”被浓浓的爱恋和关怀捂成了“珍珠”,闪烁在生活的边边角角!他们与世无争,在自己的方圆世界里守着这份自由和闲适。

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即使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下,杨绛关心的也还是琐碎的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工作,居住条件极差只得数次搬家,离群索居远离政治运动。杨绛以超乎平和的心去采撷生活、感悟人生,将现实中的欢乐和困苦、温暖与忧伤杂糅在一起,达到了“和为贵”的思想境界。她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罕见的真情和达观,让我们透过这平凡的家庭、琐碎的生活,真切地看到了这位代表中国脊梁的知识分子非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2016年5月,这个“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终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我们仨团圆了”。而杨绛先生留给世人的这部内敛、细腻的回忆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平和自然、参透生死的时空,唯余幽香拂面!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