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丹中青年》

核心提示: 省丹中的笔架山风景区给一届届学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是还有一块地方同样令曾经的丹中学子难以忘怀。这块地方就是《丹中青年》黑板报——在千万丹中学子的心中,它是思想引领的阵地、文化知识的园地、校园文化的窗口。

■ 朱志宝

省丹中的笔架山风景区给一届届学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是还有一块地方同样令曾经的丹中学子难以忘怀。这块地方就是《丹中青年》黑板报——在千万丹中学子的心中,它是思想引领的阵地、文化知识的园地、校园文化的窗口。

黑板报曾经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面对露天舞台,地方开阔,在教师办公处与教室处的必经之路上,独立的一座小建筑,有20米长,顶上盖着防雨淋的“大盖帽”,基座造型专业而美观,既像壁照,又似文化长廊,在众多校园板报中完全可称是“高大上”,学校师生搞活动要一个集中点,自然就把它作为一块地标来称呼,这就是《丹中青年》——每月两期,内容丰富,设计精美,深深融入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1975年,我到丹中任教后兼共青团工作,负责《丹中青年》黑板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有幸与《丹中青年》结缘10年。

当年的我比学生大不了几岁,与学生们有许多共同语言,整天与他们在一起,心中萌生着青春的理想和成才的愿景。接手工作后,挑选写作人才,每班组建了一支通讯员队伍,确保了丰富的稿源,同时组织了一支由编辑组、美工组和誊写组组成的编辑出版队伍,期期精心设计栏目,如“天下风云”、“青春年华”、“笔架山下”、“砚池絮语”、“知识园地”、“文化之窗”、“美文选登”、“高考答疑”等。那时的课余时间,《丹中青年》墙报前总围满了观看的师生,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是学生收益了,就连当年编辑部的许多学生也受到了《丹中青年》平台的启蒙,现在也都有所成就:美工组的王钟俭在美术界创出了一片天地,林通泉在广州广告界风生水起,范梅源走进了文化出版界的管理层,做得有声有色,李海涛、眭见强等在常州、丹阳的报刊出版部门成绩斐然……

《丹中青年》板报也见证了丹中的历史变迁。1966年前刊名是《丹中青年》,文化大革命后改为《红卫战报》,1972年学校改为丹阳县第一中学时板报名称也随之改为《一中青年》。1980年学校恢复江苏省丹阳中学校名后,板报名称又恢复为《丹中青年》。此后,由于文化信息宣传媒体的迅猛发展,学生紧跟时代步伐进入新时代,丹中2000年校园整体改造时,《丹中青年》板报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