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误服农药

“跪、拍、按、抚” 医生护士齐力救援助脱险

核心提示: “医生!快!请救救我的孩子!”15日下午临近下班点,儿童医院儿科三病区响起了一阵连续急切的呼救声,一对年轻夫妻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冲了进来。

“医生!快!请救救我的孩子!”15日下午临近下班点,儿童医院儿科三病区响起了一阵连续急切的呼救声,一对年轻夫妻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冲了进来。原来,孩子因误服了农药,导致呕吐不止,长时间的嚎哭也令孩子的整张脸变得浮肿不堪。听到声音后,工作了一天刚走进更衣室的医生护士一个个地又都冲了出来加入救援队伍。记者了解到,孩子在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抢救下最终转危为安。针对近年来孩子误食事件多发的情况,医生也特别提醒,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保护。

文/摄 贺丽华 石庆华

o_1b48ceru01dee1ri3f9u17a0bdna

 

幼儿误吞农药

6名医护人员紧急抢救

据当时参与救援的护士长吕静介绍,这名孩童名叫小智,年仅3岁,家住在吕城镇,因为趁妈妈洗衣服时,误吞了丁草胺除草剂,导致口腔出现大量分泌物,父母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到了医院。“丁草胺属于毒性比较强的农药,孩子的年龄又这么小,幸亏父母发现得及时,并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医院,否则孩子会有生命危险。”吕静说道,此次救援,一方面孩子对插管洗胃十分畏惧,挣扎得非常厉害;另一方面孩子胃里残留了大量的食物残渣,频繁堵住吸口,所以过程进展得比较缓慢。不过,参与救援的6名医护人员却配合得非常好:其中二人,一人负责站在床边按住孩子的上半身,一人则跪在床上按住孩子下半身;另外二人,一人负责给孩子催吐,一人负责给孩子洗胃;最后二人,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安抚孩子和家长的情绪。

吕静告诉记者,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孩子胃里的农药才基本被清理干净。随后,家长为便于就近照顾,将孩子转向常州一家医院。当然,在小智离院前,细心的护士们还不忘将小智身上的污物处理干净。

当救援工作结束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时一名护士才发现自己的一只手由于长时间握住负压吸引器,掌心里竟然磨出了好几个泡;一名护士则突然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等她去接;还有另外两名家住在乡下的护士,看了手机后,才发现早已来到医院外接他们下班的家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给她们打了无数个电话……她们赶紧收拾完下班去忙自己的事了。不过,事后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救人是医者的第一职责,当遇到急诊病人时,一切要事都没有病人的生命来得重要。

 

孩子误食事件频发

家长监管不力是主因

小智事件并非个例,采访中,吕静告诉记者,从近年来接诊的病例来看,孩子误食事件越来越频发。“按照我院的惯例,每周都会不定期地组织在院的所有家长参加‘安全小课堂’,最近我们主讲的便是孩子误食的问题。”吕静说道,孩子误食事件频发,归根究底还是家长监管不力,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吕静说,特别是小智的家长,竟然是第二次疏忽,令小智误服农药了。而误服农药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会让其饱受抢救的痛苦。比如小智在插管洗胃的过程中,就因为长时间的挣扎和嚎哭,导致整个面部都肿胀不堪,家长在病房外也是不忍直视,但此时后悔已晚。为此,在小智的家长离院前,吕静也千叮万嘱,希望他们今后能提早预防,不能再让孩子遭这份罪了。

吕静介绍说,误服农药多发生在农村地区,村民普遍缺乏防范意识,不少村民回家后随手将农药、鼠药等放在窗台上或者桌下等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学龄前儿童不识字,看到瓶子很容易拿起饮用。而城镇居民虽然远离田地,婴幼儿不容易误服农药中毒,但误食洗涤液、避孕药、电池之类的患儿也不少。吕静说,此类中毒患儿年纪大多集中在1岁至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防范意识低。吕静提醒,在家存放任何药物都要谨慎,尽量放到隐秘地方避免婴幼儿误食,从而发生意外。

 

中毒后如何紧急处理?

参与此次急救的儿童医院医生李在惠表示,一旦发生孩子误食药物或有害、有毒物品,原则上是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送医时,一定要带上导致孩子中毒的药的瓶子,以便医生尽快了解药物种类,进行针对治疗。孩子中毒后如果家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送医院治疗,一般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在将孩子送进医院前,家长也可在家先采取自救措施,但最好得到专业人士指引或具备专业知识。可先用手指刺激咽部,使滞留在胃内的有害、有毒物尽快呕吐出来。让患儿饮下整杯清水,刺激咽部使其反吐出来,呕吐物要及时清除,以免造成窒息。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三四个小时,则有害、有毒物已进入肠道,催吐就失去了意义。但对已昏迷、误服汽油或煤油的患儿不能进行催吐,以防窒息。对已无呼吸、无心跳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