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城郊供销社

核心提示: 城郊供销社这种由城镇消费合作社演绎过来的基层供销社,在营业场所由县城闹市区迁移到郊外冷僻处的境况下,依靠主动上门服务,处处便民的经销策略,促进了经营业务的稳步增长,着实风光了一把。

■ 静观秋景

城郊供销社这种由城镇消费合作社演绎过来的基层供销社,在营业场所由县城闹市区迁移到郊外冷僻处的境况下,依靠主动上门服务,处处便民的经销策略,促进了经营业务的稳步增长,着实风光了一把。

上世纪七十年代,城郊供销社针对距离城区商业繁华区近,顾客难以停留,生意比较难做的状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找出路:首先,在所属的生产大队全部设立经营代购代销店,人口较多的汤甲、迈村、双庙头等自然村建立中心商店,让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必需的常用生产生活日用消费品,卖出各种废旧用品,给农民提供多种方便的同时,也稳住了一块最基本的人口消费额。其次,专门培训了有一定专长的周德先、蒋兴宝等三名农村副业辅导员,分片包干,走村串户,抓典型,促全面,常年为全乡农户的养殖生猪、家禽、种植蘑菇、平菇、蔬菜等副业进行免费技术辅导,对副业生产所需的农用薄膜、铅丝、毛竹梢等市场紧俏的物资也优先提供支持,多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融洽了农民与供销社的关系,也大大提高了农民消费品的购买能力。

东门丝织厂是县里重点五大厂之一,年轻女工众多,而地处东门城外的供销社棉布百货南货等生活资料供应门市部又是很多女工上下班的必经之道,营业员们瞄准女工们的喜好,专门采购一些颜色新颖,洋气、新潮的花色布、裤料、围巾、丝巾、鞋帽等商品放在一进门的醒目处,引得路过的女工下班都要进来逛一趟,只要一人穿了件时新的衣服或裙子进厂,马上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一大批人跟风跟买。丹阳棉纺织厂是县五大厂之首,工厂人数达几千人,供销社主动与厂方联系,专门在厂内大门口设立了经营部,全年对工人供应各种糕点食品、日用生活用品,不仅满足了工人们的需求,也扩大了销售业务。

另一方面,新北门的废旧物资收购站主动走出去与邻近的丹阳农机厂、棉纺织厂、煤矿电机厂、粮油加工厂等一批工矿企业联系,定期上门回收各种工业加工下脚料和废旧物资;日用杂品供应部则与运输公司、航运社等单位落实了长年供应各种规格的缆绳、船油漆用的洪桐油等物资;常年驻福建、安徽的采购人员把市场紧俏的杉木椽子、毛竹梢等建房材料隔三差五运来;每到秋末,新北门陶器部备足的各种大小陶器缸、盆、泡菜坛,是城区腌菜大妈们的最爱,届时堆满陶器的大院内挑选的顾客络绎不绝,手捧陶器的客流进进出出,俨然成了新北门街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后,时任供销社主任的郑永康超前意识,独具慧眼在麻巷门郊外的一块空地上,大手笔建造了一幢丹阳城内当时最大的商场,供销社系统下属二十多家基层供销社里很多县城安排下去的职工都想方设法调入气派的商场工作,连县城很多三班倒的工厂女工也千方百计想到商场做个不用上夜班的营业员。

城郊供销社大商场一时成了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而城郊供销社也为此一度红遍了丹阳城。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