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洋”开挖“胜利河”

核心提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修水利建设高潮。我们万顷洋地区开挖的那条胜利河,就是当年大兴水利建设中最受益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修水利建设高潮。我们万顷洋地区开挖的那条胜利河,就是当年大兴水利建设中最受益的。

万顷洋地处茅山地区,属丘陵地带,茅山的余脉直抵万顷洋腹地,加上这儿山岗起伏,农业生产的收成全在水的掌控之中,多日无雨,山岗上到处像火烧过似的,遍地枯黄;如果汛期一到,连续数日的阴雨,山岗上的流水加上从茅山上涌来的山洪,顷刻间万顷洋就会成为一片汪洋,庄稼就会被雨水淹没。我们这儿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叫做“苎麻叶子响一响,小洋大洋成海洋。”这句话虽说有点夸张之意,但它可道出万顷洋地区受水害之苦的严重性。农业生产是个露天工厂,收成的多少只能听天由命,好年景多收点,歉年份少收点,那只能随天意了。

解放初期,我们万顷洋地区为了摆脱这种听天由命的思想,改水害为水利,让水乖乖地听从人们的指挥,因此借助在全国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水利建设高潮形势,县镇两级政府立即组建起一支以科技骨干为主体的团队,深入万顷洋地区进行实地勘测,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化,然后制定出最佳方案。科技人员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开河引流,同时在河道上建排灌站、造涵洞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计划在用水时,将水引上山岗浇灌农作物,汛期中将多余的水排入河道,让其回归大海。当时规化决定利用万顷洋地区原有的弯曲沟塘,将其挖深开直,开挖出一条主干道,让它上接茅山脚下的各条支流,穿万顷洋中心,下通南北大运河,这样的规化设计,既省工又不多占用良田。可是,要开挖这样一条河道,可难为了当地政府部门。如果单凭万顷洋这儿的群众,其工程量就非常艰巨,更不用说当时在水利建设中还没有使用机械化操作,有利条件只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利用人力,采用扁担、挑箕、铁锹和钉钯之类的原始工具,另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县级政府有权力调拨邻近乡镇的集体劳动力。因此,当地政府把具体情况逐级汇报后,县政府针对万顷洋地区开挖河道的实际困难,最后决定,发挥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组织邻近乡镇的群众,组成一支兴修水利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进驻万顷洋地区,帮助开挖河道。之后,民工们在农闲时节,吃住在工地,开挖起属于自己该开挖的地段。那时的工地上真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幼齐上阵,手挖肩挑,个个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大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完成工程任务,把它打造成一条人工天河,让“水害”早日转变成“水利”。

原来地势低洼的万顷洋地区,通过当地民众和来自周边乡镇众兄弟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的共同奋战,经过一冬春的努力,终于成功开挖出一条人工天河,汛期从茅山上涌下来的山洪最终能顺着笔直的河道,从万顷洋中心流过。不久河道上的涵洞排灌站等配套设施相继完成,终于降伏了这肆意横行的“水魔”。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丰功伟绩,特意为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胜利河”。每当汛期来临,从茅山上倾泻而至的山洪,只能服服帖帖地顺着胜利河流向运河,每当农业生产用水时节,建在胜利河上的电灌站就会开足马力,将河水引上山岗,灌溉着农田。碰到汛期发大水时,排水站里的机器就会把低洼地方的水及时排进胜利河,这样不管老天爷怎样“发威”,水都不会威胁农业生产。

如今,当地政府又在万顷洋开辟了鱼虾养殖场,现在鱼虾满池塘,万倾洋真的成了鱼米之乡了。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