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赠书被毁真相

核心提示: 1992年版《丹阳县志》第二十六卷“文化”中第一章第二节“图书馆、画院”载:民国二十五年,邑人马相伯将其在沪的乐善堂藏书8700多册,赠给丹阳旅沪同乡会。

3

刘哲民当年的呈报手稿

2

1

刘哲民旧宅北草巷房屋示意图

5

刘哲民

4

刘哲民父亲刘嘉锦

1992年版《丹阳县志》第二十六卷“文化”中第一章第二节“图书馆、画院”载:民国二十五年,邑人马相伯将其在沪的乐善堂藏书8700多册,赠给丹阳旅沪同乡会。后同乡会集议,转赠丹阳县图书馆,馆名改为相伯图书馆。时馆内藏书1.5万余册。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军入侵,馆楼、图籍均毁于战火,图籍中有马相伯出使《高丽日记》1巨册及康有为未刊行的著作数卷。

2001年版《丹阳古今》第三章“史事辑要”第八节“文化体育”类四“图书馆”载:民国时期,丹阳先后建立的图书馆有通俗图书馆、丹阳县图书馆和相伯图书馆。丹阳县图书馆建于民国二十一年,馆址在城内文昌阁旧址,藏书3700余册。相伯图书馆于民国二十五年,由丹阳县图书馆改名。邑人马相伯将其在沪的“乐善堂”收藏的图书8700余册,赠给丹阳旅沪同乡会。后同乡会集议,将马老的图书转赠丹阳县图书馆,时馆内藏书1.5万余册。民国二十六年,该馆毁于日军战火,其中有马相伯出使《高丽日记》1巨册、康有为未刊行的著作数种。

据有关报章载,家乡丹阳十分重视马相伯这批宝贵的赠书。这批赠书运到丹阳后,地方官绅和旅沪同乡会商定,决定将原有丹阳图书馆扩建为“相伯图书馆”,以表示对马相伯先生的纪念。不幸的是,拟建中的图书馆尚未开工,抗日战争就爆发了。日寇侵占丹阳后,马相伯辛苦一生累积下来的藏书,还未来得及开箱即全部化为灰烬,具体被毁细节和内容当时几乎没有记载,如此丧尽天良全数尽毁的原因更是不得而知。

1945年9月,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当年10月13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发文要求各沦陷区成立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处理抗战期间被敌伪或他人侵占的动产、不动产及其附着物。国民党丹阳县政府在1945年10月26日成立了丹阳县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1945年12月17日,邑人刘哲民向丹阳县县长和丹阳县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递交了“请求准予修缮被敌侵用房屋”呈报:窃民有城字一区六一三图第一OO段地产,计面积一亩八分六厘一毫。坐落城内北草巷中段,执有地政局丹字一三七九号所有权状。地上建有高平屋两进,计十间;楼屋一进计十间;屋外矮平房十一间;后园并建有防空壕一座。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敌军侵境,民举家内迁,方抗战军兴。民在丹阳刊行《新生报》,报道战迅,发扬民气。家中遗留抗战稿件、图籍甚多。同时已故国民政府委员马相伯先生捐赠丹阳相伯图书馆图书二十余箱,亦寄存民宅,遂遭敌忌,举火将房屋悉予焚毁,仅余屋外矮平房十一间未经波及。迄二十八年(1939)敌占白云街正则女校为军营,将北草巷南段民产悉予侵用。民产遂亦被圈进,除将垣墙拆毁,并将民仅存之平房十一间及防空壕内一切砖瓦木料,在民地基上改建日式房屋一所。迄今犹存残骸。窃民私有房产为抗战而牺牲,损失之巨一时犹未从估计。兹幸天河洗甲、日月重光,用敢具呈钧长,请求将上项房屋地产准予修缮,俾得重返故里,实为德便。

刘哲民,江苏丹阳人,1908年12月20日生。抗战期间,刘哲民曾资助《大美晚报》宣传抗日并长期掩护中共地下党员恽逸群利用他担任经理的大昌行进行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与柯灵、唐、郑振铎、李健吾、周煦良、施蛰存等人先后创办了进步刊物《周报》《文艺复兴》《活时代》三个期刊。1951年,他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先后任民进第四、第八、第九届上海市委委员,第十届民进上海市委顾问。1956年2月以后,先后任新文艺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古典文学出版社经理部副主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组科员等职。1992年1月28日去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将刘哲民列入《1988年上海文化年鉴名人录》。

从刘哲民向丹阳县县长和丹阳县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请求准予修缮被敌侵用房屋”呈报书中可看到:马相伯捐赠给相伯图书馆的图书有二十余箱(册数未记载);日军侵占丹阳后,该图书存放在刘哲民家中。

为什么马相伯捐赠给相伯图书馆的图书会存放在刘哲民家里?在刘哲民向丹阳县县长和丹阳县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请求准予修缮被敌侵用房屋”呈报书中写有“后园并建有防空壕一座”。正是因为这座“防空壕”,让马相伯的赠书在日寇敌机轰炸丹阳城区时,逃过了一劫。刘哲民的孙子刘丹,2009年编撰了《惠风哲民》文集。在《惠风哲民》书中有刘哲民生前所画旧宅北草巷的房屋示意图,可看到刘哲民家在民国时期确实是个丹阳的富裕户。该房屋由刘哲民的父亲刘嘉锦建造。刘嘉锦为人正直,谦和敦厚,恪守信诺,热情待人,甚为前辈同事所器重,不久就集资合股在上海四川南路开设萃康钱庄,被推任为经理。还陆续集资合股在临近增设了晋成钱庄、永孚钱庄,与这一带地段其他三、四家同业形成当时法租界的一个金融区。为了支持家乡丹阳的经济发展,他在丹阳也合股开设了晋升钱庄、骏昌钱庄,被当地企业视作萃康的联号。从事业的发展中,他自身也获得应有的收益,在丹阳建造了五间二个对合大厅和五间两厢的二层楼房。

为什么会“遭敌忌,举火将房屋悉予焚毁”?刘哲民向丹阳县县长和丹阳县公私产权清理委员会“请求准予修缮被敌侵用房屋”呈报书中写到:所赠图书是“遭敌忌,举火将房屋悉予焚毁”。笔者想有这么两件事引起敌人报复。一是刘嘉锦在上海创建丹阳旅沪同乡会,担任会长多年。为旅沪同乡服务,救济困难同乡,还发展建立镇(江)、丹(阳)、金(坛)、溧(阳)、扬(中)五邑旅沪同乡会,旅沪同乡支援将士们的抗战工作,并为抗战作出了一定贡献。二是九十高龄的马相伯先生担任旅沪同乡会会长时,刘哲民为副会长。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阶段,刘哲民身为丹阳同乡会副会长,亲自义务护送遭受战争创伤的丹阳籍寓沪难民从内河乘船途经战线,历数周夜艰险,安全返回家乡。在丹阳创办《新生报》宣传抗日,以助乡人了解局势,从事抗日的宣传活动,深受家乡人的爱戴,但也激恼了敌伪分子。马相伯所赠图书逃过了日寇的狂轰滥炸,却没能逃过日伪分子的阴谋诡计,连同刘哲民家其他图籍、房屋一并被焚毁。真相大白,原来马相伯所赠图书被焚毁,这笔账还是要记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头上!

遥遥80年过去了,马相伯捐赠藏书时的寄语依然深沉地萦绕于耳边:

一、过目成诵使人们的天才。读书得闲,在人们的学力。

二、兀兀穷年,方知老夫手不释卷的回味。

三、钻在故纸堆中,要活读才免做蠹鱼。

四、学海茫茫无梁筏,留心我下的苦功夫,便知所有的抉择。

五、有些书成了海内外的孤本,应该珍惜,更加要勤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丹阳行政当局准备重建“相伯图书馆”。马相伯的学生及好友于右任、柳亚子、邵力子等人积极倡议,李宗仁也表示给予赞助,但终因计划宏伟,经费筹措无方,未能实现……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