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绝活“装”入镜头传下去

核心提示: 记者日前从我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获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工程,是江苏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从全省数百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相关单位中挑选出多个试点项目,以抢救性记录、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将这些非遗项目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剪纸、丹剧等我市的非遗项目大家都知道,但是非遗“记忆工程”是个啥?记者日前从我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获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工程,是江苏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从全省数百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相关单位中挑选出多个试点项目,以抢救性记录、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将这些非遗项目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数字化”防非遗项目“断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鲜活的文化记忆,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土记忆,今年初我市便启动了对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存档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对丹阳啷当这个省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存档,对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陈玲梅,镇江市级传承人陈金堂、邹建生,以及代表性艺术家金红霞等人表演的经典选段进行了影像采集。”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表示,记忆工程诞生的初衷是想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采集、存储、记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以共享、可以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新的介质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

此外,负责人还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还是人的传承。为了防止非遗传承人的断档,导致本土特有的非遗项目彻底消失,我市根据省文化厅2015年召开的非遗保护“记忆工程”及数字化采集工作培训班内容,首先诞生了“丹阳啷当”这个试点项目。“一旦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立起来,即使以后有的非遗项目或非遗传承人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通过非遗数据库,还原和了解今天的非遗项目。”

首个“记忆”项目初完成

作为本土文化中不得不提的瑰宝之一,始兴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丹阳啷当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在清光绪年间,大户人家办婚寿喜事常请啷当艺人到府中堂前“唱堂会”,地方上举办的各种庙会,主办人常请啷当艺人助兴“唱庙会”,还有一些走村串户单人“唱田头”,或在门前晒场、或在村头、田头演唱,黄秧下田谷进仓,打麦场上笃啷当”,清末时在丹阳农村已成习俗,其特点便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单口、对口、群口、走唱、坐唱,又以单口坐唱为主的一种曲艺形式,唱腔统称“啷当调”,学唱者多为年轻盲女。

为做好该非遗项目的“记忆”收集,工作开展之前,市文广新局多部门分工合作,不仅成立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检查监督的领导小组,同时也成立了负责文字资料收集整理、图片摄影、视频录音摄制的工作小组,并聘请市内民俗专家级资深业务骨干担任专家,对采集工作进展性研究论证,从学术层面进行指导。今年3月上旬,在完成了“丹阳啷当”

数字化采集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市文广新局召开协调会,并通过对传承人的逐个上门走访,正式展开了采集工作。

“我12岁那年,因为眼睛看不见,又要生活,就跟我母亲学唱啷当。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苦,跟着大人走东村,进西村,一晚上唱下来,东家端一碗大麦粥,西家送一碗糊汤面,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就这样慢慢地一天天,一年年,耳朵里听着,心里记着,加上母亲一有空就教我打竹鼓,敲竹鼓,教唱词,学戏文,渐渐地便学会了。”3月下旬,在省级非遗丹阳啷当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玲梅家中,今年69岁的她对于“记忆工程”工作人员的到来显得尤为开心。她先是向工作人员们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啷当一起走过的五十载春秋,随后又面对镜头,以自己的最佳状态再次向大家演唱了啷当。而另一边,得知非遗工作者到来,陈玲梅的父亲,老一辈啷当艺人陈金堂不顾自己90多岁的高龄,拖着身患轻度脑血栓初愈的病体赶来相见,并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竹板,执意要为大家唱上几句丹阳啷当……经过3个来月的努力,我市“记忆工程”工作小组已对丹阳啷当这一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留存状况、代表节目、表演形态以及曲本文学、保护情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采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录入与后期加工,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将首个非遗项目的采集、存储、记录、建档和展示工作全部完成。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同时表示,该项目完成后,他们也将陆续开展其他非遗项目的“记忆”工作,并通过鼓励非遗项目进校园、进村、进社区以及数字化保护成果的展示,为非遗项目下基层提供又一宣传利器,进一步方便大众走近和参与本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荆红 束丽娜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