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甸村的抗日烈士徐秉林

核心提示: 徐秉林烈士家住珥陵镇倪甸村(原云林乡倪甸村),兄妹6个排行老五,因家庭贫困,1934年,刚满14岁的他就背井离乡,去镇江毛巾厂学徒。后因日寇侵略中国,工厂关门,他失业了。

徐秉林烈士家住珥陵镇倪甸村(原云林乡倪甸村),兄妹6个排行老五,因家庭贫困,1934年,刚满14岁的他就背井离乡,去镇江毛巾厂学徒。后因日寇侵略中国,工厂关门,他失业了。

1938年7月,刚满18岁的徐秉林就参加了陈毅领导的新四军。

新编的《丹阳县志》第二章第二节烈士表中简要记载了他的生平,现编的《珥陵镇志》同样记载。

徐秉林当年在新四军老二团,当时部队识字的人太少了,他也只读了两年的私塾,利用作战间隙又识了些字,后来他被挑选到老二团的特务连,连里每人各自有一套硬本领。他曾参加过珥陵、贺甲、丹阳、茅山、溧水、溧阳等地的一些战斗,因屡建战功,从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为正副班排长、正副指导员、正副连长兼团部参谋。当时他所在的特务连担负着侦查和攻坚先遣队的特殊任务。据村上的人说他担任连长后曾身着军装,腰别驳壳枪,骑着高头大马行军路过倪甸村。此后生前再也没回来过。

1943年,溧水与溧阳交界处的白马桥被称为军事要地,却被国民党52师霸占着,他们口头抗日,却又暗中作梗,当时陈毅就亲自部署了两溧反顽战役。

徐秉林所在的连队,担任主攻任务。敌人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冲上去爆破的战士都牺牲了。千钧一发之时,徐秉林毅然决然地带上炸药包炸毁了敌人坚固工事,为总攻赢得了时机。

战士们冲上去消灭了敌人,但徐秉林却献出了年仅二十三岁的宝贵生命,那天是1943年7月26日凌晨。

他虽没结婚生子,但徐氏后代却永远铭记他的英勇事迹。徐秉林烈士当年家中一贫如洗,在参军前没能留下照片,参加新四军,从战士直到成长为老二团特务连连长兼团部参谋仍未给家人留下照片,这可能是他当年为了家人为了徐氏家族不受敌人的伤害。如今我们虽不能看到他那身着军装,腰别驳壳枪,骑着高头大马的照片,但他那威武的英勇形象却留在千秋万代的徐氏村民心中。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