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相传三代不忘初心

核心提示: 丹阳,一向以“吴头楚尾”地域文化形态著称,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语言、共性中张扬个性的民俗、富含水文化灵韵的生态,使得“非遗”———这种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在漫长的岁月里历久弥新,在曲阿大地上绽放芳容,装扮着百姓的精神家园。

     

我市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孙红芳烙铁画作品《下凡》

丹阳,一向以“吴头楚尾”地域文化形态著称,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语言、共性中张扬个性的民俗、富含水文化灵韵的生态,使得“非遗”———这种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在漫长的岁月里历久弥新,在曲阿大地上绽放芳容,装扮着百姓的精神家园。

老一辈:

“非遗”传承当坚守初心

无论是从天鹅绒织造到赵氏二胡这类传统技艺,还是从剪纸到乱针绣这类传统美术,我市的“非遗”项目可谓种类繁多,精彩各异。其中,丹阳啷当又是不得不提的瑰宝之一。

据悉,丹阳啷当始兴于清道光年间。而在清光绪年间,大户人家办婚寿喜事常请啷当艺人到府中堂前“唱堂会”,地方上举办的各种庙会,主办人常请啷当艺人助兴“唱庙会”,还有一些走村串户单人“唱田头”,或在门前晒场、或在村头、田头演唱,黄秧下田谷进仓,打麦场上笃啷当”,清末时在丹阳农村已成习俗,其特点便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单口、对口、群口、走唱、坐唱,又以单口坐唱为主的一种曲艺形式,唱腔统称“啷当调”,学唱者多为年轻盲女。

随着我市“非遗”项目——丹阳啷当“记忆工程”的开展,近日,记者与我市非遗工作者一起来到了省级非遗丹阳啷当的代表性传承人陈金堂及其女儿陈玲梅的家中,听他们讲述与啷当一起走过的岁月。

“我12岁那年,因为眼睛看不见,又要生活,就跟我母亲学唱啷当。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苦,跟着大人走东村,进西村,一晚上唱下来,东家端一碗大麦粥,西家送一碗糊汤面,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就这样慢慢地一天天,一年年,耳朵里听着,心里记着,加上母亲一有空就教我打竹鼓,敲竹鼓,教唱词,学戏文,渐渐地便学会了。”今年69岁的陈玲梅登台至今已唱了近50年的啷当。她告诉记者,因为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条件朴素,一到夜晚很难有什么休闲娱乐,所以大家对啷当的喜爱也就显而易见,村民们都爱听,每一次开唱没有两三个小时都歇不下来,从《白蛇传》、杨家将》,孟姜女哭长城》到《八仙过海》、夜明珠》,珍珠塔》一个个表演下来……”

在与陈玲梅的交流中,得知非遗工作者到来,其父陈金堂不顾自己90多岁的高龄,拖着身患轻度脑血栓初愈的病体赶来相见,并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竹鼓竹板,执意要为大家演唱几句丹阳啷当。此情此景,也令在场的专家与随行人员极为感动。从陈金堂身上,大家看到了老一辈啷当艺人对这门濒临失传技艺的挚爱情结。陈金堂告诉记者,他是我市方圆唱啷当的多个老艺人中唯一一个眼睛看得见的。解放时期,年幼的陈金堂因家境清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爹娘死得早,从小我便独自一人。11岁那年,忍不住饥饿便加入啷当艺人卖场的队伍中,但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就手持一杆青竹棒,走在啷当艺人的前面搀引行路,后面的艺人一个个手搭前人的肩膀,慢慢步行。遇到小沟小坎了,我就转身让他们小心些。”就这样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进行卖艺糊口,日积月累,不仅双眼看着,双耳更是用心听着,慢慢地,陈金堂便也学会了笃啷当。而在1952年,作为第三批抗美援朝的新兵之一,在苏州木渎集训休息期间,陈金堂还曾为战友演唱了丹阳啷当《杨家将》。

如今,不论是耄耋之年的陈金堂还是年近古稀的陈玲梅,啷当已经成为这对父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得再唱上两句,不然嗓子和心里都不舒坦”,陈玲梅告诉记者,在最初的清贫日子里,是啷当表演给他们换来了食物,免于挨饿。而后,啷当又成为唯一的精神寄托,成为她黑暗世界里突闪的一丝亮光。所以,多年来,她与父亲一直致力于丹阳啷当的传承工作,为的便是坚持这一份初心,不让倚赖多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中青代:

奋斗在与遗忘“对抗”的路上

在大多数人手中,电烙铁也许只能是个工具,可到了孙红芳手中,电烙铁却成了神笔马良。只见她一起一落间,或飞白以刻竹,或疏密点染成林,从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到形神兼备的人物画,再到气韵生动的山水画瞬间跃然板上……自从1996年师从江苏省著名民间艺术家、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铜初后,近20年的时间里,孙红芳几乎每天都在与烙铁画打交道,即使在长期的烙画中患了颈椎病,也丝毫没有消磨掉她的热情。带着对烙画的极大兴趣,她还成功编写了烙画校本教材,创作出大批优秀烙画精品,并成为丹阳市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批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让烙铁画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多年前,在我市特殊教育学校任职的孙红芳成功向校领导争取到了开班给聋哑学生们教授烙铁画的机会。之后,她又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将烙画技艺送进了警营,并开办了自己的烙画工作室。正如她所说,烙铁画不仅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她愿意带领更多喜欢烙画的人走进这个世界。

同样,奋斗在传承传统技艺之路的还有赵军,明代“赵氏琴坊”主人的第13代唯一传人,其二胡制作技艺在去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小耳濡目染,又深得赵氏胡琴制作秘传的赵军以制作苏式二胡为主,通过对制琴工艺的不断研究与创新,其在选料、拼琴、蒙皮等环节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技艺,使得制出的二胡不仅在各类国家比赛中屡屡脱颖而出。近年来,赵军不仅坚持在制琴工艺上下足功夫,还积极拓宽了销售渠道,开起了网店,通过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让赵军二胡,这个丹阳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或引人慕名而来,或成功远销多国,成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靓丽名片。

与赵军一样,通过将作品转向产品来谋取传统技艺长远发展的还有我市“天鹅绒织造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戴玲。“因为天鹅绒织物的特别,之前我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销往内蒙古,随着最近几年内蒙古对这种面料的需求减小,我们的产量也受到了大幅减少。”这两年,考虑到单纯发展天鹅绒手工艺作品或者是服装面料已经受限,戴玲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不再把眼光放在内蒙古,放在服装面料上,而是转向内陆,转向各种家居产品,如靠枕、坐垫、薄毯等多样物品,进一步扩大市场。

虽然目前转型仍处于瓶颈期,但第一批靠枕已经得到顾客的良好反馈,这也让戴玲有信心可以做好。“只要坚持工艺与实用并重,我相信这项珍贵的技艺依然有发展。”

“非遗”有大美,

拾“遗”近十秋

除了依靠传承者们的坚守,我市非遗工作取得的成就同样离不开相关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自2007年初春起,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多部门上下互动,形成合力,为全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丹阳的非遗保护工作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在前期三年的非遗普查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对全市的非遗分布情况、人员情况、资源情况等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普查,共搜集线索305个,其中203个进入汇编,出版了《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为充分挖掘、整理、保护丹阳地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被江苏省文化厅评定为镇江市唯一优秀出版物。十年来,我市非遗保护申报工作成绩斐然。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项,代表性传承人1位;江苏省级名录8项,传承人4位;镇江市级名录18项,传承人21位;丹阳市级名录14项,传承人12位。为我市非遗工作完善保护体系、强化传习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在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未来,在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条路将越走越宽。

(荆红束 丽娜文/摄)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