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保障网”共享的喜悦写在脸上

——“五年看变化扬帆再起航”系列报道之十二

核心提示: 十二届市委把民生保障作为施政所向,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五年来,一项又一项民生政策的落地,变成群众心里的幸福感。

5 (3)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十二届市委在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实现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把民生保障作为施政所向,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五年来,一项又一项民生政策的落地,变成了群众心里的幸福感。

业有所乐,助力人人实现“创业梦”

位于中国(丹阳)眼镜城的派克眼镜店,是张雅娟在2015年12月新开的一家店,短短半年多时间,这间新店已经营得风生水起,月销售额达十几万元。

创业之路走得这么顺利,张雅娟说,多亏了政府提供的10万元创业免息贷款,真正帮她解了“燃眉之急”。“最初以为投资一家眼镜店,20多万元就能搞定。

没想到一下花了40多万元,最后在上新品时,遇到了资金压力。”她说,束手无策之际,创业扶持政策为她救了急。

就业乃民生之本。我市持续抓好创业兴业,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政策落实、创业孵化基地的“三位一体”创业模式,打造一批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顺应新形势,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同时,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精准就业援助行动,重点面向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援助对象,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五年来,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8.46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6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4.59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6万,扶持创业人数2.41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4.97万,创业培训人数2.19万。

病有所医,缓解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47岁的赵洪文,几年前的一次突发脑溢血,手术后半身不遂,偏瘫。昨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联合病房”进行着康复训练。

“他在这里进行了一年多的康复,目前平地走路基本没有问题。”康复联合病房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赵洪文说,在这里进行康复,享受的是与人民医院一样的优质医疗资源,但是每月费用节省不少。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目标。”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章国龙介绍说,与人民医院共同建立的“康复联合病房”,2014年底建立运行一年半以来,深受群众欢迎。患者既享受到了与人民医院同样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享受了更低的收费标准和更高的报销比例。

“看病难、看病贵”,是许多普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五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医院和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院和吕城镇卫生院、儿童医院和界牌镇卫生院分别开展康复、中医肛肠、儿科联合病房建设试点等,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方便了患者就近就医;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4%,城镇居民医保规定范围内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70%。2014年,我市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就医负担。探索医保异地结算,在与镇江江滨医院、康复医院联网结算的基础上,我市分别于2012年、2013年实现了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在上海异地实时结算,较好地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看病报销难的问题。

困有所济,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去年11月25日,本报启动的“用爱温暖这张笑脸”捐助活动,助力小紫阳抗击病魔。1元、2元、10元、20元……短短十天的时间,全城的爱心不断地发酵、传递,截至12月5日24时捐助活动结束,440多位爱心人士为紫阳伸援手、传温暖,参与了线上、线下募捐。

这些爱心人士的爱心之举,温暖了肖紫阳和他的家人,更温暖了这座城市。这件事也是我们这座“大爱之城”的一个缩影。

2013年6月,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丹阳城乡掀起了慈善大爱的热潮。全市企业、单位纷纷积极投身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感恩行动中来,在“爱心至尚,善行丹阳”的活动中积极认捐,奉献出了炽热的爱心。在推进镇级慈善分会建设、村级慈善工作站试点过程中,有实力的爱心人士、村(居)民积极参与捐赠。如云阳街道迈村村在募集资金中,村民捐赠参与率达100%。

人人奉献爱心,个个参与帮困,已在全市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大爱丹阳”建设。2013年至2015年慈善资金收入1.6939亿元,其中企业捐款9919万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一日捐”1434万元、部门单位和定向捐款等3426万元、增值收入2160万元。截至2015年底,慈善资金余额1.87亿元,是市慈善总会成立前2013年5月底慈善资金余额的3.5倍。三年来,通过“助力千名学子成才工程”、大病救助工程”、临时救助工程”、复明和健行工程”等八大救助工程实施,慈善救助支出346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多人次。

一个个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的无私善举,一位位受助者的感恩社会,传递了慈善大爱的正能量。我市被评为国家“慈善五星城市”。

此外,我市还扎实推进保障住房,让群众居有所住,五年来共建设各类保障房16834套。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共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70户次,发放金额93.45万元;分配廉租住房64套;销售经济适用住房927套,有效解决了我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翻看“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共享”成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未来的丹阳一定更有“温度”,市民的生活一定更有“质感”。(徐晶 忆严/文 也平/摄)

责任编辑:dydaily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