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琴:小裁缝“剪”出大名堂 成就自己创业梦

核心提示: 虽说创业承载着一个人的梦想,但在创业路上却充满着艰辛和曲折,结局也不乏失败。可在我市港汇广场附近却有这样一个“胆大”的小裁缝,凭着仅有的一台缝纫机、一个样本册,逐渐扩大店铺规模并且经营良好,她不仅用诚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也用真心换来了顾客的友情。

汤雪琴

虽说创业承载着一个人的梦想,但在创业路上却充满着艰辛和曲折,结局也不乏失败。可在我市港汇广场附近却有这样一个“胆大”的小裁缝,凭着仅有的一台缝纫机、一个样本册,逐渐扩大店铺规模并且经营良好,她不仅用诚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也用真心换来了顾客的友情。

今年49岁的汤学琴是导墅里庄人,由于早年间家境并不富裕,初中一毕业,她便开始打工以补贴家用。为了能有一技傍身,和当时许多年轻女孩一样,汤学琴选择到一家服装厂工作,成了一名小裁缝。在认真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汤学琴很快便掌握了基础的裁缝技艺,再加上日复一日地练习,她的技艺更加娴熟,这也让本就好学勤奋的她萌发了去城里看看,除了学习手艺,还想学习色彩搭配、向顾客推销的想法。“也许,想创业的种子早在那个时候就种下了。”

汤雪琴微笑着说道。

带着这样的想法,1998年,当时已经31岁的汤学琴来到新市口的一家窗帘店做裁缝。只是经过5年的历练,汤学琴内心的“不安分”因子又开始作乱,在一番左想右想后,勇于挑战和不满现状的她还是决定开始自己的创业路,这一年,她36岁。

“当时就是想改善一下生活,因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在外面打拼有时候总感到辛苦,钱也赚的少,再加上给别人打工总归要看老板脸色的,老板心情不好时自己心里也不舒服。”然而,令汤学琴没想到的是,创业的第一关就被门面租金给难住了,“新民路上的门面肯定买不起,我就在丹凤南路上找到了一间合适的,只是没想到那儿的租金也不便宜,当时一年就要四万块。”汤学琴告诉记者,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创业梦想的她只得厚着脸皮,开口向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元。而成功将窗帘店开张后,生意也没有如想像般一帆风顺。“一开始,为了减少支出,没有聘请员工,窗帘制作和销售全都我一个来”,可即便是这样,没有顾客上门,汤学琴就是想忙也忙不起来。她告诉记者,最难的时候半个月也没有一笔生意。时间一长,焦虑的汤雪琴坐不住了,开始上门推销自己的业务,然而,上门自荐也不是那么容易,多次面对的是顾客冷冰冰的拒绝,而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5年的一次推销。

“朋友给我建议,说新桥那边开厂的人家多,经济条件不比城里差。于是,我就一个人带上一本样本册,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到那,先是找了几家厂房,挨家挨户地上门请门卫给厂老板打电话,问要不要定做窗帘”。在收效甚微后,汤学琴又来到居民区,询问了几户住户,没想到敲开门后,有些住户不仅恶语相向,还把她的样本册给打翻在地。那一刻,汤雪琴委屈的泪水不禁淌满脸颊。好在怀揣着创业梦的她同时还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即便是接连被拒,流泪过后,执着的她还是会卷土重来,带上样本册,或坐公交,或骑着自行车,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城乡的大街小巷里。只是学聪明的她在每次登门前,都会先用电话和潜在顾客联系好,把自己产品的特色说给对方听,在取得了顾客的信任后,再有针对性地上门服务。

2006年12月,考虑到房租问题,汤雪琴将店搬到了港汇广场附近。借着房地产开发的契机,四周高楼林立,越来越多地住户需要定做窗帘,而在坚持不变的上门推销后,窗帘店的生意也总算有了些起色。此时的她,一天可以接四五单生意,多的时候一个月的销售额可以达到近二十万元,即便是每天晚上要加班制作,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

但谈到真正使创业之路越走越顺的秘诀,汤雪琴认为这都归功于自己对顾客的诚信与真心。“以前做生意时遇到有拖欠行为的顾客,我会习惯性地打电话催债,后来当自己经历了生意场上的起起伏伏后,我就再也不催了。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要是手头宽裕,谁也不愿意被整天催债。

这样时间久了以后,一些顾客反而自己把欠款给还了回来。”汤雪琴还表示,那些被自己真诚服务所打动的回头客也已经用行动证明,自己坚持真诚的经营理念是正确的。

“回头客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是我刚开店时的一个客户,最开始她住在新家园,曾来我这定做过窗帘,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后来我来到港汇这开店,她开车经过看到我,又来给我捧场,把自己乡下别墅的窗帘交给我做,今年刚在恒大买了房子的她还是第一时间跑来找我买窗帘。除了做生意,在生活中我们也成为了朋友。”目前,我市经营窗帘的店面已达百家,竞争压力不容小觑,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汤雪琴表示,虽然有压力,但也有信心:“我正在进行线上线下的双开工,希望借力火爆的网上销售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生意……”(束丽娜蒋玉文/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