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锁花:只愿做学生的“知心人”

核心提示: 罗锁花是延陵镇行宫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立下了做优秀教师的志向。如今,她已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虽然学生在变,但不变的是情怀,任时光飞逝,她始终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学生的知心人,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罗锁花是延陵镇行宫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立下了做优秀教师的志向。如今,她已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虽然学生在变,但不变的是情怀,任时光飞逝,她始终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学生的知心人,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三十年前,从丹阳师范学院毕业的罗锁花踏上了教师岗位,主教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虽然教龄长,但罗锁花从未以老教师的身份自居,相反,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罗锁花一向有阅读的习惯,平日里除了阅读一些和儿童有关的书籍,她还喜欢看名著并且能够学有所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和听讲兴趣。

“每年我都会重新阅读《三国演义》,上次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他们听得很有兴致,不少孩子下课了还要我继续讲呢。”罗锁花说,只有让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偶然的尝试给了罗锁花教学上的灵感,今年暑假,她计划再读一遍《三国演义》,从中选取一些通俗易懂又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这就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一点智慧,多一点人文素养,多一点工作成效。罗锁花说,在她眼里,从来没有优生差生之分,每个孩子都是娇嫩的花朵,需要精心呵护。对学习成绩暂时不太如意的学生来说,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尤为重要。

当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时,罗锁花会在课后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课余活动时,看到一些需要老师关爱的孩子,她总会走上前去摸摸头,以行动来表示对学生无言的鼓励和期许,久而久之,孩子们愿意把小心思、烦恼和对父母的思念倾诉给罗锁花听,罗锁花也愿意做他们的“知心人”。

学校里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较多,这些学生有的需要亲人般的陪伴沟通,有的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有的需要学业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疏导。

有一年,罗锁花接手四年级一个班时,发现有个小女孩特别内向,因其父母在外务工,小女孩经常上课时愣神思念父母。罗锁花了解到,这个女孩十分喜爱阅读,于是,她借了一些书籍给小女孩看,并且告诉她:你有什么想说的就写日记,想写的时候就写。”令罗锁花没想到的是,学期结束后,这个小女孩竟然写了厚厚的一本日记来给她看,随手翻开日记,有的日记竟然写了密密麻麻的一页纸,这对才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不易,要知道,和她一样的同龄人有些连三百来字的日记也写不好。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写她父亲骨折的日记,从发生事故到出院、自己怎么照顾父亲,点滴都写得很详细,很感人。”罗锁花说,看到写得比较好的日记,她会和小女孩沟通,教她怎么修改,有时小女孩心里有想法要写,也会主动找罗锁花倾诉。在罗锁花的关心下,慢慢地,女孩脸上的笑容多了,有时还会开开玩笑,性格上的转变很明显,而成绩更是飞跃提升,与此同时,女孩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这和原先课后只愿意待在座位上写作业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罗锁花的班上,总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而隔代抚养更容易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返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甚至常年在外不回家。这些孩子心里想念父母,却又跟父母关系淡漠,心里特别压抑、脆弱。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必须及时开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罗锁花说,班上曾有一个留守儿童,看着同学们有父母陪伴,可她却是爷爷接送,心里对父母有成见,有些埋怨他们,罗锁花了解到情况后,一边找孩子谈心,一边联系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们孩子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后来,每到暑假时,父母总会把孩子接到打工的地方,而看到父母艰辛的务工环境,孩子也懂事了许多。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但她每个月都会回学校看望罗锁花,和她说说心里话。

为了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罗锁花还带领德育处、教导处的人员建立了各类儿童的档案资料,深入家庭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状况,并发动教师组织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这些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样坚强、快乐地成长。”(妇宣谭建美蒋玉束丽娜)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