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银簪引出吕城银匠家史

核心提示: 去年夏,从丹阳一位藏友手中购得一件老银簪。虽算不上大件,经济价值也不算高,但本人对这件藏品比较满意。原因在于这是一件丹阳地产银器,正面有精美的寿字花纹,有烤蓝工艺,最主要的背面有一个戳号“吕城乾泰”,指明这是一件由古镇吕城银匠打制的银器。

      吕城“乾泰”号两代银匠———朱庚元、朱大生父子

    

去年夏,从丹阳一位藏友手中购得一件老银簪。虽算不上大件,经济价值也不算高,但本人对这件藏品比较满意。原因在于这是一件丹阳地产银器,正面有精美的寿字花纹,有烤蓝工艺,最主要的背面有一个戳号“吕城乾泰”,指明这是一件由古镇吕城银匠打制的银器。

簪是旧时用来固定发髻的条状物,具有实用和装饰两个作用。既然是吕城产的银簪,那么能否打听到“吕城乾泰”银号的后人,了解一段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笔者请吕城文友赵理章先生打听。果真,还真找到了!原来,吕城乾泰”是吕城镇上朱姓人家开的一家银器加工店,已经有百年历史,其后人定居在丹阳城区。通过打听,记者在城北见到了朱锁明、朱锁定兄弟,终于了解到一段尘封的往事。

朱锁明告诉记者,记忆中,他家的“乾泰”银匠铺解放前在他爷爷手中就红火了,爷爷名叫朱庚元,早年学徒时就学了银匠这个行当,一辈子以这个为行业。他解放前在吕城镇上开了银匠店,回收碎银子等,去杂质,按照人们的需求打磨加工成各种银器,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朱庚元开的银器店位于吕城镇运河边繁华的中心街,这里商铺林立,从泰定桥向西经过青龙桥,就是朱庚元银铺了。门市不算大,也就两间3米宽的平房,临街营业,后面居住。银铺外悬挂着鎏金的“乾泰”招牌。朱庚元是位技艺娴熟的银匠,平时加工制作金银戒指、手镯、耳环、银簪,还会打制项圈、百宝锁、链子等各种银器。银匠的制作工具很多,有风箱、钳子、炉子和各种镊子等,朱庚元还会在银器上镶嵌珐琅彩工艺,使得银簪等银器绚丽多彩,很是受人喜爱。据他的后人介绍,当时的银匠很少,因而“乾泰”银铺生意红火,除了吕城镇居民,附近乡镇包括常州武进地区也有很多人前来加工定制。后来,朱庚元年迈,他的长子朱大生继承了他的衣钵,定名为“乾泰森记”,继续经营。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乾泰”接受手工业改造加入综合社。1958年大运河拓宽拆迁,乾泰森记”搬迁到镇政府对面的吕蒙中路55号,这时的店面仍对外营业,加工金银器,以朱大生为主,年迈的朱庚元只是偶尔帮忙。这时的“乾泰”银铺虽然早已过了鼎盛期,但加工费仍成为朱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大约是在1965年,朱庚元已经去世几年,一个“事件”导致“乾泰”银铺彻底歇业。那是一个下午,吕城银行来了五六个人,进门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店内所有能够找到的金银器包扎在一起,全部“没收”,其中一个为首的人给出的理由是“不许买卖金银”,那时只有朱大生一个人在店里,老实巴交的他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底”化为乌有。从此,朱家结束了延续两代人的金银器加工生意,朱大生于1978年去世。

多少年后,朱锁明、朱锁定兄弟谈起这件事,既觉得气愤,又感到痛心。他们告诉记者,那次事件是当地某些人出于私利在背后捅了一刀,也没有任何人前去核实。其实,他家根本没有买卖金银,只是代加工收取一定的加工费,就像是把大米拿到加工厂去加工,收取加工费,能说是买卖大米吗?”而且,被没收的都是私有财产,如他们的母亲的金戒指被放在柜台内只是被当作样品。

更让他们揪心的是,当时家中金银器被全部收去后,连一张收条都没有留下,以至于后来无法追回,所以这些金银器是真的进入了银行的库房还是进入某些人的“腰包”,不得而知。

那么,时隔多年,朱家还有老银器吗?还真有!朱氏兄弟告诉记者,他们姊妹五人,除了最小的弟弟外,祖父生前给他们每人加工了一双银筷子。但是,经过岁月的动荡,银筷子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朱锁明就保存着祖父的照片和当年送给他的银筷子。

记者看到,这双筷子表面已经覆盖了一层五彩包浆,筷子长21.6厘米,上面有“吕城乾泰”戳号和手工錾刻的花纹,还有落款:朱锁明留念祖父赠五七.八”。

朱锁明、朱锁定兄弟对记者说,老银器勾起了他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见证了他们的一段家史。“乾泰”银铺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他们作为后人很怀念先人,每当看到银器就能感触到祖先的创业艰难。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