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俩被网络“高富帅”蒙了心智

核心提示: 近年来,通过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骗取被害人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网络交友诈骗案时有发生。

7

近年来,通过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骗取被害人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网络交友诈骗案时有发生。近日,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相亲骗财案,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网上注册征婚结识称心男友

2012年元旦,住在城区的28岁的紫薇(化名)在父母的催促下,在一家婚恋网站上进行了注册。第二天,就有十几位男士在网上和她打招呼,可她一个都没看上。直到年底,网站上有位名叫韩彬(化名)的男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韩彬的个人信息显示他未婚,比紫薇大一岁,在苏州工作,有房有车,是高级白领,月薪过万,而且长得帅。带着好奇心,紫薇给他发去了私信。很快,韩彬的回复就到了。在随后的聊天过程中,韩彬表现得成熟、幽默、大方,紫薇对他的好感越来越多。在他的再三邀请下,三个月后,两人见了面。

为了表明交往的诚心,第一次见面,韩彬就主动将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存折、尚未承兑的汇票单据拿给她看。他的真诚,彻底打动了紫薇,两人开始正式交往,每天都煲几个小时的电话粥。紫薇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可2013年元旦,韩彬突然没了音讯,电话、QQ,紫薇怎么也联系不上他,就像突然人间蒸发一样,急得她六神无主。

一个星期后,韩彬出现了。眼前的他憔悴了许多,他痛苦地向紫薇提出了分手。紫薇问原因,他说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导致公司损失10万元,如果他不赔上这笔钱,不但会丢了工作还有可能会被公司告到法院。随后,他又解释,他银行里的几十万元的存款刚刚借给了一个朋友做生意,暂时要不回来。现在,自己不想连累她,所以提出分手。

见男友对自己有情有义,紫薇很感动。主动拿出了自己的存款9万元,之后又向朋友借了1万元交给了他。而韩彬见女友对自己不离不弃,激动地对她承诺:“紫薇,等朋友将钱还我了,我就将这笔钱还给你,到时我们就结婚,我的房产证上也要添上你的名字。”

幸福帖泄密揪出花心男友

每次和韩彬约会,紫薇都感到很幸福。她想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让两人以后慢慢回味。于是,她开始在婚恋网站的论坛上发布自己和韩彬的恋爱经历。很多网友看到帖子后,都会留言夸赞她遇到了好姻缘。

就在紫薇每天发帖晒幸福的同时,有位名叫姗姗(化名)的女孩对她的帖子额外留意。姗姗也是丹阳人,也是通过婚恋网站找到了男友,所以紫薇的帖子引起了她的兴趣。

可不久,姗姗就觉察出不对劲,虽然紫薇在帖子中没有提到男友的真实姓名,但她却发现紫薇男友的一言一行与自己的男友非常相似。

随后,姗姗给紫薇发了私信希望两人聊一聊。几次聊天后,两人发现他们的男友都叫韩彬。最初,紫薇以为同名同姓只是巧合,直到姗姗告诉她,韩彬第一次见面就把房本、存折、尚未承诺的汇票拿给自己看时,紫薇才确定两人的男友真是同一个人。

这时紫薇才想起韩彬向自己借的那10万元,果然不出她所料,韩彬也用同样的方法从姗姗那里借走了10万元。

经过一番商量,两人一起走进了公安局报案。很快,韩彬被抓获。让她们感到意外的是,韩彬不仅没有固定的职业,而且在2009年就早已结婚生子,婚前一直和父母住在安徽农村老家,结婚后他开始以做生意为由,常年离家。闲暇的时候靠上网打发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婚恋网站。随后便虚构身份信息,以“优越”的条件、俊朗的外貌来引起女方的注意。

法庭上,韩彬辩称,那些钱都是女友主动借给他的,自己并没有犯诈骗罪。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韩彬在婚恋网站虚构身份,隐瞒已婚的事实,骗取两位女友的存款达20万元。以虚构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且数额巨大,已经构成诈骗罪。

最终,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韩彬有期徒刑十年,追缴剩余赃款归还给被害人,并处罚金5万元。

■法官说法

不要被征婚者优秀条件迷惑

网络征婚诈骗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主要源于被害人警惕意识与法律意识的缺失。

许多被害人在通过网络结识诈骗分子后,贪图对方较好的‘经济条件’,急于确立感情关系,未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便将自身重要信息透露于对方,如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私人信息,或者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轻易就将钱款借出,使得诈骗分子的犯罪目的轻易达到。”该案承办法官介绍说,在这个案子中,紫薇和姗姗正是被韩彬虚构的“优秀条件”所迷惑,进而受骗。此外,不少被害人担心亲戚朋友取笑自己的行为,不愿意主动报案,使公安机关证据的收集渠道与破案线索大大减少,这在无形之中更加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本案被害人幸好及时选择报了案,不然韩彬可能仍逍遥法外继续行骗。

■记者观察

五招让你远离网络婚恋陷阱

随着都市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专业婚恋网站成为适婚男女,特别是都市白领结识异性的新平台。据统计,国内某些流行网络社交软件的注册用户已达数亿人,在线用户动辄也以千万计。但由于注册门槛低、信息审核难等原因,婚恋交友网站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透明、资料掺假等现象,为婚恋诈骗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因许多被害人碍于情面不愿报案,加之恋爱中双方财物流转的性质不易认定,增加了侦破此类案件的难度。

丹阳法院在系统梳理和分析此类犯罪后发现,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诈骗犯罪分子注册的虚假信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为所有注册会员浏览,所有在线的异性注册会员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无形之中增加了犯罪分子诈骗成功的几率。此外,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使诈骗分子可以“一对多”的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被害人进行诈骗行为,并且难以被发现。

从近年来法院审理的网络征婚诈骗案件来看,同一个案件、同一个犯罪主体,往往有数个被害人,被害人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诈骗范围较广,社会危害性程度远远大于较传统的征婚诈骗犯罪。而此类骗子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的特点,一是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有的人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婚史等,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对被害人进行利诱;二是编造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史,通过网络聊天骗取同情;三是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对被害人作虚假承诺,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就选择时机的提出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消失无踪。

为了遏制征婚交友类网络诈骗案件的增长势头,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犯罪,法官提出了以下五条防范建议:一是要建立对网络环境的长期治理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服务单位的管理,压缩网络违法犯罪的活动空间,保持对网络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是婚恋交友网站要加强对注册用户的信息核查力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担保等多种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违规失信行为发生的概率。对婚恋交友网站得知信息是诈骗信息之后,仍没有及时采取删帖、封号等措施的,在该信息发布之后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该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三是广大网友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婚恋交友网站,注意审慎核实对方身份及其他信息,在未确定对方信息前,不要轻易付出钱财和投入感情。

四是要谨防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和财产状况,如果对方提出借用钱物一定要慎重考虑。同时,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银行卡及密码、短信验证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账户信息,更不能向不明账户进行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五是被害人怀疑自己被骗后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要注意保留好重要物证,为案件侦破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

(民一 小许)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