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孙氏后裔与网民现场考察探讨文物保护

核心提示: 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丁岗村的孙氏宗祠是镇江地区现存祠堂中规模较大 、工艺精湛的古建筑,但因年久失修,该建筑被列为危房,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当地村民联名发起保护倡议,并得到了广大文物保护志愿者和我市孙氏后裔的积极响应。

丁岗孙氏宗祠保护牵动众人心

我市孙氏后裔与网民现场考察探讨文物保护     

丁岗孙氏宗祠砖雕门楼异常精美     

砖雕门楼上别具一格的大字   

   我市孙氏后人在介绍孙氏历史     

 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丁岗村的孙氏宗祠是镇江地区现存祠堂中规模较大 、工艺精湛的古建筑,但因年久失修,该建筑被列为危房,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当地村民联名发起保护倡议,并得到了广大文物保护志愿者和我市孙氏后裔的积极响应。

1月8日上午,记者随同丹阳孙氏后裔孙红专 、孙国武来到丁岗村,进入一个大围墙内后,一堵高大的门楼映入眼帘。门楼用青砖堆砌而成,墙体光滑异常,正中门额上有四个篆体字。有关人士介绍说,这四个字比较特别,一种说法是“克昌厥后”,寓意子孙兴旺。另一种读法是“亮主厥后”,“亮主”就是指三国吴大帝孙权,指明此地孙氏是孙权后裔。在门楼的背面,一组砖雕堪称精美绝伦,有人物故事 、吉祥纹饰 、飞禽走兽等。村民介绍说,部分砖雕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敲坏,幸好中间门额中“白鹤流芳”四字被用石灰糊起才幸存,至今尚未重见天日。通过砖雕门楼向前,两进古建     筑已经很破旧,但是从室内硕大的木结构可以看出,当年的这两进古建筑气势恢宏。

今年73岁的孙秋清老人告诉记者,据家谱记载,丁岗孙氏始祖是北宋末年的孙信。金兵南侵时,孙信奉旨调守淮扬润州(今镇江市)。后来,孙信之孙孙法以祖 、父之功荫袭朝奉大夫,宋室赐田百顷于润东丁岗,遂由润州迁居于此”。孙信为南渡迁润始祖,孙法为丁岗孙氏始祖。因丁岗历史上曾属丹阳,因此这一支历史上被称为“云阳丁岗孙氏”。丁岗孙氏繁衍昌盛,陆续外迁至周边地区,其中一支还迁往安徽凤阳,后来有人跟随朱元璋参加过农民起义,被封为大将军。孙秋清介绍说,丁岗是个有几千户人口的大村,村中孙氏人口占80%以上。孙氏宗祠堂号为永思堂,原有四进,其中第一进在“文革”时被拆,第二 、三进连在一起是一个大厅,过去悬挂着许多匾额。永思堂为孙氏大宗祠,另外,在丁岗村上还有“十三个半”分祠,可见孙氏家族的影响之大。

丁岗孙氏后人孙宝生告诉记者,孙氏宗祠内以前办过学校和工厂,后来被人为随意改造,由于管理不善,主房已经有所坍塌,岌岌可危。当地政府将此列为危房,有拆除的打算,但是村民们一致认为,对于孙氏宗祠这样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筑,拆除实在太可惜,不如维修,使之成为地方历史文化景点。于是,村中上千名群众联名,要求政府部门保护和维修祠堂。此举也引起了镇江新闻媒体和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广泛关注。

孙宝生表示,孙氏族人自发保护老祠堂是为了保护历史文脉,他们完全有信心修缮祠堂。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许多镇江网民,他们都是专程前来考察并呼吁保护文物的文化志愿者。

镇江收藏界知名人士张鹏说,孙氏宗祠中雕花门楼是他看到的镇江地区此类建筑中体量最大,工艺精湛,保存基本完整的一座,弥足珍贵。也有网民认为,以前镇江东乡儒里朱氏宗祠 、葛村解氏宗祠的状况都与目前的孙氏丁岗大    宗祠差不多,濒临倒塌,但是修缮后都成为重要的文化景点。丁岗孙氏宗祠的规模远超上述两个宗祠,修缮后就是镇江东乡的宝贝。

我市孙氏家族代表也认为,丁岗孙氏宗祠值得保护,如果如果拆了,那就是毁掉了一个家族的记忆,毁掉了镇江东乡的文化,将成为历史罪人。孙红专认为,丹阳是孙权家族的重要发祥地,丁岗村历史上曾经属于丹阳,与丹阳孙氏历史一脉相承,雕花门楼上“白鹤流芳”四字更是与丹阳司徒白鹤山孙氏文化紧密相连,希望丁岗孙氏宗祠能够保护和修缮好,今后可以与丹阳孙坚墓高陵等孙氏历史文化遗迹连成一片,供更多人参观和寻根问祖。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