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绘丹阳发展新蓝图

核心提示: 昨天,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丹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审议。

DSC_5748_副本

昨天,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丹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审议。大家围绕未来五年丹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和民生热点等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这是《纲要》中明确的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审议中,皇塘镇代表团的代表们认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态势依然严峻,在“十三五”期间,狠抓经济建设仍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其次,工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精英人才,技术运用又要依托人才,因此在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的同时,还要引进一批精英人才、海归人士。

最后,要进一步打击金融犯罪,保障经济运行良好环境。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和谐的一面,一些企业通过非法集资等不良手段进行发展,随后恶意逃债,引起社会恐慌,建议对这些恶意逃债的个人要加大对个人资产的清查力度,尤其是资金的来源。同时加大对这些人员惩处力度,起到警戒的效果,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金融环境,推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位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说道。

维护金融生态环境,是《报告》和《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江苏欣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老总张伟民说,虽然经济下行的形势之下,企业面临着金融风险的压力,但并不能谈“金融风险”色变,企业要有防控金融风险的意识,但不能因此缩手缩脚,不敢上项目、不敢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也许规避了风险,但最终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一位来自司徒的人大代表建议,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出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大代表,恒信税务师事务所所长于立健关注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效益并不明显,对丹阳财政起支撑作用的仍然是传统制造业。”于立健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更新、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因地制宜完善设施建设美丽宜居镇村

“十三五”期间对现有全国重点镇建设规模和品位再提升,创建2个省级“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1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2个镇江市级“美丽宜居镇”;到“十三五”末,创建10个省级“美丽乡村”、5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18个镇江市“美丽宜居村庄”。《纲要》中对“美丽镇村”建设的畅想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热议。

“从《纲要》中的表述可见‘十三五’期间需要创建的‘美丽镇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这对提升农民幸福程度,打造幸福丹阳,意义深远。”市人大代表、延陵镇行宫村党委书记马建国说,延陵已多次规划、审议了美丽宜居镇建设规划方案,着手建设美丽宜居镇。美丽宜居镇建设要因地制宜,推进本镇特色化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切忌生搬硬套,模仿其他村镇建设。”马建国建议道,“与此同时,可以将本镇富有内涵的文化实体化,比如结合延陵的诚信文化,将历史上的延陵诚信人物、故事,以文化长廊的形式展现,让人们走在路上就能感受文化的熏陶。”人大代表巫宇声认为,美丽镇村”建设在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农村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但一些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道路还比较落后,维护管养不到位、汽车通行难,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巫宇声说,在“美丽镇村”建设中,要及时还清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欠账,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美丽乡村”的打造要与历史名村的建设结合起来,集中精力,一个村一个村地推进。

“美丽镇村”建设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要求。市人大代表郦友良说,纲要》中提出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各地雾霾天气的增长却一再提醒人们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严重程度。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生态保护和修复迫在眉睫!”郦友良说,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口号,而是要扎实落实推进,《纲要》中也要求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各项指标要求,开展土壤、水体等生态修复。

虽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但这绝不是放任不管的借口。生态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后代,务必要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护。”

推进绿色发展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宜居生活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这一愿望的实现,要靠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无疑顺应了绿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昨天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延陵镇九里村党委书记郦友良围绕“整合庄湖蛟塘九里景区生态资源”建言献策。他建议,九里季子庙、延陵蛟塘、庄湖湿地的人文、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应充分整合;着力水系重构,稳步推进庄湖湿地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重现湿地形态;做好蛟塘资源利用,打造清水平台,规划“围水”、绕湖”路径,提升生态环境。“由于行政级别和资金限制,目前庄湖蛟塘九里景区生态资源整合速度缓慢。”郦友良建议整合庄湖蛟塘九里景区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景区的同时,要推进改革风景区现行机制,实行市政府主导的景区开发新模式,通过加大投入、互利合作的方式,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规划通过植被修复、景观改造,展现景区风情,保持景区现有特色,逐步开发成为以景区保护为目的,以休闲生活体验为主题的度假旅游区。”在打造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如何推动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延续丹阳历史文脉?这也是许多人大代表思考的话题。

“葛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议题。”来自珥陵镇代表团的胡夫林等代表说道。据介绍,2007年,镇江和南京博物馆对位于珥陵镇祥里村的葛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和挖掘。众多专家汇聚认定,确定葛城是从西周延续至春秋时期,发现时代最早、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吴国遗址,可称作“吴国第一城”。现葛城遗址已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应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加以推进。”胡夫林说,目前已通过有关程序,葛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国宝”,胡夫林等代表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规划设计定位要高,同时多汲取外地成功的经验。

稳步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我市“三农”发展的重点,也是《纲要》中着墨较多的章节。大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纲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来自延陵镇的市人大代表王保庚说,延陵作为农业大镇,有杨花萝卜、有机大米等优势农业,十三五”期间应引导这些传统农业形成“1+1>2”模式转型升级,比如稻鸭共作养殖模式,在稻田里养鸭,既养殖了鸭子,又除去了稻田害虫,一举两得。”此外,对于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王保庚建议,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支撑,逐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目前,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都除了苗圃就是大棚,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低,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农业产业园区与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设立农业产业园区创新科技观光点,开辟蔬菜、水果、鱼塘等种植、养殖基地,供前来观光、度假的人们采摘、游玩,从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作为来自农村一线的老代表和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市人大代表、云阳街道迈村党总支书记王金和提出,现代农业生产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介入生态、环保的理念,特别是绿色防控理念。

“随着未来农业向‘智慧农业’和‘互联网+’方向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的科技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王金和建议,在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学习,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的同时,要及时更新发展理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农业”和农业“互联网+”发展。

市人大代表、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小红说,丹阳食用菌发展早,基础好,享有“平菇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菇类的营养价值丰富,食用菌已经成为一大特色产业。同时,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转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米糠等农作物下脚料,是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的典范,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循环经济产业。

“当下,要确立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确定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姜小红建议,政府部门牵头制定长期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持续发展;鼓励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开发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延长食用菌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申报富有丹阳特色的以草菇为核心的食用菌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丹阳草菇品牌。

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教育现代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代表团(组)讨论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也是代表们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

推进教育现代化,在2020年底全市现代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实现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努力办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彰显魅力”的丹阳教育。这是《纲要》为今后五年丹阳教育发展描绘的蓝图。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从幼儿培养入手,从抓好学前教育开始。”市人大代表张正明说,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迎来一个生育高峰。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的状况,张正明建议政府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学前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幼儿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资源。

对于《纲要》中提出的“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把物力、财力和人力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表述,代表们认为这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皇塘镇代表团在讨论中建议,在《纲要》中进一步细化措施,着重从三个方面求突破:一是大力提高普通看病的门诊报销比例。二是进一步提高对重症病人的报销比例,避免普通农村家庭或工薪阶层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三是要加大乡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乡镇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出台政策把优秀医务人员吸引到乡镇工作,同时定期对基层在职的医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从而使广大农村的普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政策的优惠。

在谈到医疗卫生话题时,市人大代表荆建一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如何结合。丹阳早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要整合资源,发展养老产业。”荆建一建议,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将康复养老项目纳入市政府“十三五”规划之内。同时,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切实加大我市康复养老机构建设的力度,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卫生健康服务便捷对接。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势在必行。”荆建一说,医养融合,重点在资源共享,服务对接。“当务之急,是整合利用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加速建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丹阳老年人营造祥和温馨的康复养老场所。”(汤云风 陈静 须俊 云莹)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