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林“手写日记”倡导勤动笔

核心提示: 2015年12月23日,在市档案局隆重举行了“吴二林个人日记捐赠仪式”。今年70多岁的市民吴二林,51年来不间断记录了18600多天历程,将400多万字的129本日记捐献给市档案馆。

2015年12月23日,在市档案局隆重举行了“吴二林个人日记捐赠仪式”。今年70多岁的市民吴二林,51年来不间断记录了18600多天历程,将400多万字的129本日记捐献给市档案馆。笔者和吴二林先生是忘年交,并有幸翻看了他手写的珍贵日记,他的日记内容除了时间、天气等要素外,还分大事、要事,以及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不论是历届党代会、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事件,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他都及时记录下来。用他的话说:“日记日记,每天必记,一天不记,等于白记。”这是吴二林自己总结的一段顺口溜,吴二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谁能坚持用笔在手写日记呢?在这个数码产品泛滥的时代,能静下心用笔记本写日记的人真的不多了。手机网络普及的今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却也让我们变的异常浮躁。出门吃饭不拍照片发朋友圈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外出旅游不是留心欣赏身边的美景,更多的时候是在到处拍照留念,回来后不写山水游记而是微信圈晒美女帅哥照,此时此刻你在干什么,你的所有好友都可以看到,朋友之间也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电子时代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快了,更方便了,每天的生活中,电脑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很多人已经到了离开电脑手机一日,如别人间三秋的地步了。很多以前的传统都疏忽了,习惯也都改变了。笔者早段时间收到了来自部队干女儿的一封信:“亲爱的干妈,你们好吗?我在部队挺好的,你们不要太牵挂……”收到手写的来信已经是很久远的一件事情了,记得没有电脑电话的时代,一封家书是抵万金啊。可是现在孩子想家的时候,电脑电话视频、短信、电子邮件是我们首选的方式,亲手写家书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手写的信远比电子的来得亲切和温馨。电子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便利,电脑在占据着我们主要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却越来越少了,我们很少为亲人做点什么了,亲手往家写封思念的家书?……太多的习惯我们都忘记了。

伴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提笔忘字也几乎成了通病,习惯使用电子设备聊天、查找资料、写文章等,突然被问到一些字词,有时还真写不出来。笔者的外甥女现在读大学二年级,放假回来翻看手机拍照的图片在做作业,问其原因是上课疏于动笔,不记老师讲课的重点,而是用手机拍下老师的课件或者直接拿U盘拷贝一下;而上高中的儿子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类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了标注,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他认为,上课边听老师讲边记下知识要点很重要,手写的笔记往往比打印出来的印象更深刻,更能培养自己的书写意识,不至于提笔忘字。

“提笔忘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写得少。”吴二林先生认为:电子输入确实给我们的书写带来方便,没有必要抵制,但也希望大家都能勤动笔,多去了解一下汉字源流,唤起对汉字的兴趣。

想想自己有多久没动笔写字了?是时候放下手机了,暂时忘记朋友圈,用纸笔拾起自己久违的心情了,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相信那是种电子产品所不能带你给的感动,文字是表达情绪最完美的一种方式,笔与纸的触感,透露出来的人情味,是一切电子设备比不上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