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法集资侵入市民生活

核心提示: 别样的投资理念、专家的现身说法、大气的办公场所、高启的投资收益……这些颇容易让人心动、花样迭出的财富外表背后,其实很多隐藏着新型非法集资的“毒瘤”,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

别样的投资理念、专家的现身说法、大气的办公场所、高启的投资收益……这些颇容易让人心动、花样迭出的财富外表背后,其实很多隐藏着新型非法集资的“毒瘤”,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

说到非法集资,很多市民并不陌生。但与过去通过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渠道有别,市金融办人士提醒,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法集资利用互联网金融、理财项目筹集、企业项目投资等看似“高大上”的形式隐蔽进行,危害极大,大家要擦亮眼睛好好甄别。

P2P机构的高利诱惑

多年前还不为人知的P2P互联网金融,现在却“遍地开花”。

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我市新开设的P2P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多达20多家。而它们的生存之道,就是动辄百分之十几的高利引诱。

“虽然我们开业没多久,但生意还不错,你看,登记的客户已经有几十人了。”昨天上午,在城区某主干道旁一家新开P2P机构的大厅里,一位40多岁的理财经理,拿着一本写满名字的册子给自称购买产品的记者展示道。

据这位经理说,这家P2P机构才开业3个月不到,营业金额就达数百万元,很多市民拿着存款过来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记者看到该机构的宣传资料上写道,理财产品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就有8%,半年的就有10%,一年以上则达12%,比银行利息的确高出了很多倍。

“你们利息这么高,有什么保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该理财经理马上拍着胸脯道:你放心,我们要签订合同,肯定没有问题,你看这么多人都签了呢。”它指着身旁的一叠合同文本,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三年里,P2P行业在中国呈爆发式的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平均增长率达245%。截至2015年11月份,中国P2P网贷行业的累计成交量已经超过6900亿元。然而,在飞速发展的表象背后,很多人不知道,为数不少名为理财的P2P平台,已经沦为非法集资的“合法外衣”,毒害着百姓们的血汗钱。

据公安部门相关人士介绍,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P2P机构跑路的就达600多家,携转客户资金超过600亿元。而我市也未能幸免,近两年发生了多起P2P案件,涉及金额也达到数百万元。

微信群中的理财陷阱

“投资10000元,两周后收回11500元,这样的投资比股票给力多了!”近日,微信朋友圈中频繁出现这样的信息:一个月利息最多可达30%,邀请亲朋好友加入,还有高额回报。这个好似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际上是不久前从国外引进的MMM平台,自称“互助社区”不收钱且绝对合法。

记者打开这家名为“MMM金融互助社区”的网站看到,显眼处标注着“月收入30%”、开户即送50美金”等字样。除了高回报,其额外还有“拉人头”奖励,即每推荐一个新投资人,就可获得其投资额10%的收益提成。

一位自称“可介绍新人入群”的金融互助投资者表示,新加入者可任选投入60元至6万元不等,投资期限最长30天,月息为30%。“也就是说,投资3000元按复利一年能变6.9万元。玩家相互转账,平台不收任何费用,一年收益23倍!”这么高的收益率,简直是“空手套白狼”,这个所谓的MMM平台,难道真的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隐蔽但高明的骗局,更是一个已经害过无数人的大烂疮。

那么,如此高的收益从何而来?据公安部门专家介绍,这种“金融互助”平台及组织者不经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只是后来的投资者向之前的投资者提供资金“互助”。通俗地说,它如同击鼓传花、拆东墙补西墙。“只要不断有新的投资者加入,前面的人就能拿到钱。”专家说道。

而在我市,已经有一些市民落入了这一理财陷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她是经亲戚介绍加入了“MMM互助金融社区”的某微信群里的。“最高投入6万元,但很多人是用多个身份证投入,最多的上百万元。”目前,她所在的微信群就有上百人参与了“金融互助”。

企业的假投资真吸金

近日,市民张先生拿着一张投资凭证,准备找某企业负责人要求其偿还本金利息等十余万元,谁知该企业已经关门歇业,负责人也不知去向了。

“今年三月份,我听朋友说该企业准备上马一个新项目需要资金,就拿了10万元的存款借给企业,约定年底可以拿到本金和百分之二十的利息。我想着,本地的企业应该比较可信,又是朋友介绍的,所以直到现在才找过来,发现自己竟然上当,只能报警了。一位年近50岁的市民庞先生,苦恼地说起自己的受骗经过。

无独有偶,市民周先生购买了某企业的一处公寓,因为该企业宣称公寓具有“投资功能”,买房后5年内可获得高额现金收益。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划算”的楼盘如今成了烂尾项目,周先生的财富梦也成为了泡影。

“经历了过去民间借贷的投资阴影,很多市民对于非法集资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警惕,但其实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不法分子也在变着花样、利用人们的贪利心理进行非法集资。”市公安部门专业人士介绍说,现如今,为数不少的非法集资涉案的实施方,往往使用更加隐蔽的手段,譬如利用企业投资项目、发售理财产品等花样手段,想方设法让人们上钩。

据介绍,住宅、商铺、车位等均被一些不法企业用于发售所谓的“理财产品”。据公安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某公司就曾炮制多个非法集资项目,他们打着投资的旗号,采取“返本销售、约定回购”的形式,高息招揽社会上的闲散理财资金,结果让很多人血本无归。

法律人士指出,多数非金融企业根本没有向公众公开发售理财产品的相关金融牌照和许可证。在不少案件中,一些企业的合同、预售证也是假冒的。还有一些企业,利用投资者不了解法律法规,宣称以住房、商铺、车位等不动产作为担保物,承诺借款人还不上钱就给现房或其他实物,但实际上受害者往往根本无法取得其产权。

(嘉瑛)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