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愿望间游走——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

核心提示: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兰波创造了这句话,写在巴黎大学的墙壁上,然后米兰·昆德拉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了。

米兰·昆德拉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我国推出中文版。

米兰·昆德拉在现代文学中享有较高地位,这享誉度,来自他广为传播的作品。作品中的思考,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知》、《为了告别的聚会》以及《生活在别处》这些书名,就可以窥见。他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他说,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生活在别处》分成三条线,一条线是诗人雅罗米尔的真实生活、或者说他的生平(从出生、成长到死亡),即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描述诗人的生活;第二条线是诗人雅罗米尔从主观角度描述他的生活,这就包括了他的诗歌、思想和他幻想中的自己克萨维尔;第三条线就是诗人雅罗米尔身边的人,比如诗人的妈妈、女朋友、女朋友的情人——四十多岁的男人。谁都不能确切地说明母亲是在什么地方怀上的诗人,因为那短短一段时间母亲和父亲ML的地点太多。父亲以为在朋友脏乱的房子里怀上了诗人,而母亲则一厢情愿地觉得是在一块富有诗意的巨岩下怀上的诗人。父母奉子成婚,父亲不爱母亲,母亲则把对丈夫的爱和儿子的爱一并给了她的儿子。母亲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甚至是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便一步步引导他成为一个诗人。她曾经和一个画家偷情,那是她所经历过唯一的爱情,但是在爱得精疲力竭之后她选择放弃。之后她的丈夫为了一个犹太情妇死在了集中营。因为儿子的意见,她再也没有拥有过任何其他的男人。她一心一意地爱着并占有着她唯一的儿子。

诗人雅罗米尔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把普通的话语通过独特的韵律和抒情方式说出来,于是大人们特别是他的母亲都认为他是个神童,是个天才诗人。受到大人的鼓励,诗人也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要么就是有着特别的天赋,要么就是有着神圣的使命。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画家,画家在看过他的画之后大为震惊,又隔了几年画家读了诗人的诗歌,便告诉诗人,你不是有着什么过人的天赋,你只是被选中的人。是啊,诗人是被选中的人,他传递着真理的声音,即便他甚至不能理解那声音究竟是什么。诗人沉浸在这样的优越感中不能自拔。第一个巴掌扇了过来,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正式恋人——女大学生。他长久以来一直认为他欲求的不是女人裸露的身体,他欲求的是在裸体的光芒照耀下的姑娘的脸蛋。他不止一次在诗歌里写到与女人灵与肉交汇的片段,在他想象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绝对。但是雅罗米尔从来没有实践过,他觉得那是一件很猥琐的事情。诗人失去了恋人。这第一个巴掌扇得雅罗米尔极其痛苦。诗人诞生的家庭往往都离不开女人的统治,于是诗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在自己的脸上寻找男子汉的特征。他脸上甚至看不到一丝硬朗的轮廓。那些关于生命啊、爱情啊、男子气概啊、战斗啊、激情啊,只存在于他的诗歌里,是他想象中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是一个懦弱的、毫无男子气概的孩子。他愿意用他所有的诗歌来换取被当成男人来看待。于是,诗人,挣脱母亲的怀抱,开始奔跑。诗人试着和母亲保持距离,甚至不再写诗歌,他勤勉地上好大学的每一堂政治课,他积极参与学校里考试委员会的审核活动,他通过自己,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期间,诗人看上了一个在商店工作的女孩,他经常跟踪她但是却从来不敢接近她,当他最终鼓起勇气的时候,女孩已经嫁作他人。诗人和女孩的同事,一个他本看不惯的红头发女孩,在一起了,红发女孩解放了他的身体,给了他梦寐以求的成人生活。在女电影艺术家的家里,诗人遇见了画家的朋友,他们争吵,打斗。一直想要拥有男子气概的诗人,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打倒在地,接着又被寒冷和肺病夺取了生命。

最终诗人看到的镜中的自己,只有恐惧。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