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技术培训,为何农户喜点赞?

核心提示: 秋播在即,为进一步明确我市秋播生产技术推广导向,加快各项技术措施的普及及应用,提升我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主动抗灾应变的能力,树立全程防灾减灾意识,我市特举办全市种植业技术培训班。农委相关技术人员,镇(区、街道)农服中心主任,栽培员、植保员、土肥员以及部分种粮大户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秋播在即,为进一步明确我市秋播生产技术推广导向,加快各项技术措施的普及及应用,提升我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主动抗灾应变的能力,树立全程防灾减灾意识,我市特举办全市种植业技术培训班。农委相关技术人员,镇(区、街道)农服中心主任,栽培员、植保员、土肥员以及部分种粮大户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将种田的理论和操作实践相结合,受到了参训农户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重在实效,课堂田间相结合

在此次种植业培训班上,省农委小麦专家王龙俊研究员、省农委植保专家张绍明研究员应邀为“学员”分别讲授了稻麦周年高产与防灾减灾、秋播麦油田杂草防控及种子处理技术等课程,着重讲解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并针对种植大户在秋收秋种期间最适播收期的掌控、重稻轻麦的思想和种植过程中的粗放生产,特别是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灾害性天气,对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农民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真正将自然灾害对稻麦生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培训班还设置了户外观摩课程,市粮作站技术人员带领与会人员观摩了云阳街道留雁村新品种武运粳31示范方、珥陵镇中仙村示范方、农推中心示范基地、延陵旧县高产创建示范方及开发区练湖新品种南粳52等五个水稻种植现场,让学员了解水稻新品种长势长相、高产攻关方、受淹后水稻经强化肥水管理抗灾夺丰收的典型田块等,为今后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提升、抗灾减灾等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具体对策,同时也强化了基层农技人员科技服务水平,为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获益匪浅,大户种田讲规律

作为我市注册登记的首个家庭农场,吕城镇种粮大户姜爱芬在谈及刚刚参加完的种植技术培训班时,这位女农场主感触颇深:“上完培训班,感觉教授的课程很实在,符合我们农民种田的实际,从种子开始,到出苗,再到施肥和打药,全程式的讲解非常细致,让我们对庄稼种植的整个环节都有了全面的认识。”自2013年成立家庭农场以来,姜爱芬积极试点探索土地入股家庭农场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陆续投资添置了大型农业机械装备,不断扩大种粮规模,目前,她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亩。姜爱芬说:这次培训班讲防灾减灾知识很实用,不仅讲解了冰雹灾害的应对办法,还讲解了麦田对冷空气等冬季灾害的应对措施。像今年4月这样的冰雹灾害再发生的时候我就能知道怎么将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降到最小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种植的生育规律的知识,现在很多种植户都不知道,水稻种植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应它的生长周期,要达到生长周期才能取得稳产高产,绝不能违背规律,因为‘稻麦双晚’问题而影响产量和收成。”姜爱芬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夏粮小麦受灾减了产,但是秋熟水稻长势良好,她相信有了科学知识的储备和实践操作的经验,种粮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科技种粮一定会越种越甜。

借人长处,结合自身创高产

时值金秋,水稻丰收在望,望着示范田中沉甸甸的稻穗频频点头,参加培训的农场主和种粮大户不断地相互比划着、议论着。

据市粮作站负责人介绍,虽然6月的大暴雨对水稻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但通过加强灾后肥水管理,且中后期天气好,台风少,光照充足,水稻生长较好,穗形紧凑,丰产架势尤为喜人。

访仙镇种粮大户周志戈也参与了此次观摩培训,他感慨道:“延陵旧县示范方的稻米种得真是好,估计产量会很高,我看了很是觉得羡慕啊!”他分析道,旧县的稻子种得好,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好,是那种黄土地,有营养,另一方面最关键的就是管理跟得上。这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种粮大户一定不能拖拉,要抓住季节抢收抢种,不能认为自己是大户,土地多,就懈怠,人家种得好的那些示范户都能坚持适期适量播种,强抓收种进度,这一点我认识最深,也领会得最透彻。”

他向记者表示,种田光听光学是不行的,别人的管理也不能套用在自己田上,还得需要悟,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做法结合起来才能奏效。周志戈说:我种稻子也有优势,我防治虫害总结出来一条经验自己觉得很好,那就是治小不治大。就是俗话说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今年在田里就是这样做的,产量就很不错。所以我觉得种田需要悟性,还要从小做起,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增产增收。”据了解,目前水稻已进入最后的灌浆期,预计10月底到11月上旬我市将迎来秋粮收获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