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文明裂变中的人们

核心提示: 关于生命的终极追问也许永远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那,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人生不正构成了千变万化的风景?或似曾相识,或截然不同,人生的风景只不过是时势与人物交互作用下的折射而已。

         什么是活着?活着能滋润些吗?

既然我们大家都是向死而生,那生命有意义吗?

关于生命的终极追问也许永远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那,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人生不正构成了千变万化的风景?或似曾相识,或截然不同,人生的风景只不过是时势与人物交互作用下的折射而已。

“七哥说,当你把这个世界的一切连同这个世界本身都看得一钱不值时,你才会觉得自己活到这会儿才活出点滋味来,你才能天马行空般在人生路上洒脱地走个来回。”

“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来去匆匆。春日里的萌芽就是为了秋天里的飘落。殊路却同归,又何必在乎是不是抢了别人的营养而让自己肥绿肥绿的呢?”

七哥不是哲学家,甚至不是一个真正的犬儒。七哥只是这样家庭里的孩子:

“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汉口河南棚子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父亲从结婚那天就是住在这屋。他和母亲在这里用十七年时间生下了他们的九个儿女。第八个儿子生下来半个月就死掉了。父亲对这条小生命的早夭痛心疾首。父亲那年四十八岁。新生儿不仅同他一样属虎而且竟与他的生日同月同日同一时辰。十五天里,父亲欣喜若狂地每天必抱他的小儿子。他对所有的儿女都没给予过这样深厚的父爱。然而第十六天小婴儿突然全身抽筋随后在晚上咽了气。”

“小屋里有一张大床和一张矮矮的小饭桌。装衣物的木盆和纸盒堆在屋角。父亲为两个女儿搭了个极小的阁楼。其余七个儿子排一溜睡在夜晚临时搭的地铺上。父亲每天睡觉前点点数,知道儿女们都活着就行了。”

“父亲说祖父是在光绪十二年从河南周口逃荒到汉口的。……祖父老早就加入了洪帮……祖父是打码头的好手……祖父认朋友而不认是非……父亲说他十四岁就跟着祖父打码头”父亲每回喝酒都要没完没了地讲述他的战史。这时刻他所有的儿子都必须老老实实坐在他的身边听他进行‘传统教育’。”

打码头已是上一时代的故事。除了七哥,这个家庭的男孩都遗传了一身好体格,可大哥无法保护自己喜欢的女人,终生对女人留下了心理上的阴影。五哥、六哥“打小是坏种”,却很现实地做了倒插门女婿,改革开放后干个体成了暴发户,变得越发奸猾、粗俗。四哥是聋哑人,日子平淡却不失幸福。两姐妹日子或平庸或放浪。二哥因为救人而被文明所打动成为了理想主义者,然而文革容不得文明,那个打动了他的家庭父母双双自杀,二哥毅然随那家的两个孩子下了乡,但最终他爱的女孩却以自身为代价换取了回城,爱情的破灭也即理想的崩溃。二哥自杀后,与二哥形影不离的三哥自此鄙视所有的女人。

如果说二哥的死是将美撕碎了给你看,那七哥的发达就是将丑放大给你看。七哥从小像狗一样地活着,十二岁那年他认识的一位善良的小姑娘在一次铁路车祸中去世,他在自家床下的地上从小睡到下乡的前一天,怀着对这个家庭的刻骨仇恨下乡了。他所有的善良和爱都在这个家庭中被扼杀得干干净净,心理极度扭曲的七哥梦游了,但在闭塞的农村他被人当成鬼一般地躲避,于是他因祸得福被推荐进入了北大。心灵已经荒芜的人最容易觉醒的就是本能,在机缘和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冲动的双重作用下,七哥抛弃了自己恋爱的对象,冷静、精心地得到了一位比他大八岁的高干女儿的婚姻,依靠裙带挤进了团省委,成为了他父亲那一辈人敬畏的“政府的儿子”,总结出了他自己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学。

但是,故事发生地河南棚子就要拆迁了,家家都在计算着自己该向政府要多少拆迁费。父亲挖出了小八重新葬于二哥墓旁。

小八冷静地看着这个家庭和河南棚子的变化,告诉我们“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殊路却是同归。七哥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直到死都是无法判清的。七哥说你把这个世界连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会弄清你该有个什么样的活法。……我想七哥毕竟还幼稚且浅薄得像每一个活着的人。而我和七哥不一样。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冷静而恒久地去看山下那变幻无穷的最美丽的风景。”

这的确是一幅变幻无穷的风景,一幅中国文明裂变的风景。我们难道不在风景之中?

1987年方方的《风景》问世后,被认为是中国新写实主义的开山之作,2015年方方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