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洗心

核心提示: 古人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心清则目明。经常洗心,不使染尘。善于洗心,方能守住初心。初心,即赤子之心。常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

人类离不开空气,而空气也离不开灰尘。完全纯净的空气,形成不了美丽的云朵,没有了云朵也就没有了雨;没有了雨,也就无法形成大气循环。这如果成立的话,那我们人类的生活,就缺少了太多的云舒云卷的诗意和画船听雨的乐趣了。

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尘土有它的用处。人在滚滚红尘中来来往往,除了两个鼻孔呼吸空气,每天早晚两把脸,还是要洗的;否则,进进出出,以一张堆尘的脸示众,恐怕只有蜘蛛来结缘了,有谁会来凑趣呢?来凑一下,准得碰一鼻子灰,谁乐意?可能还会缠上蛛丝,那更是脱不了许多麻烦事的干系喽。当然,放眼神州大地,在今天的现代社会,每天不洗脸者,应该绝迹了。沐头浴足行业之兴旺发达,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崭新的。当然,也更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奇迹。

比如,与嘴沾边的许多动词:啃咬嚼咽吞吐等等,就在每天的霓虹灯下发生着。而透过各种颜色的灯光,是看不到脸上的灰尘的;只有在白天的阳光下,才能看到或薄或厚的白色尘埃。

经常出入夜场欢宴的人的眼睛适应了各色的霓虹,同时,慢慢地褪掉了它原先的明亮。

清晨的阳光会打从每家门口过,只有眼睛始终保持清亮的人,才会去镜中看到真正的自己。眼睛保持清亮的人,他们的眼睛是经常向内看、向下看。微笑向外,安静向内。如此而言,经常擦拭镜子,经常对镜自照的人,就是在洗心。

古人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心清则目明。经常洗心,不使染尘。善于洗心,方能守住初心。初心,即赤子之心。常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

大人之心,即伟大人物的心。如要拥有了赤子之心,必须拥有两点关键:一是纯真,二是大度!赤子之心,就像一块莹白的玉,不是华美而耀眼的,却有一种清澈的魅力。

已经被染污的心,里面已经存在了某种颜色或图画,自然很难容下新的东西。若要容纳新的事物,就必须改变、洗心!因为真正的纯洁的赤子之心,是开放的状态,它拥有一种无法污染的神圣。当然,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并非天生具备自我除尘系统。现代社会中,一方面物质之丰富反衬地告诉了我们人类各方面饥饿欲望的高度,另一方面,瞬息万变的信息拥堵在我们的大脑中。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们都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出现。人最可怕的是习惯,我们能习惯一切事物,包括习惯吸收负能量;然后,形成一种可怕的心理模式,从而难以改变。

要想建立一套除尘洗心系统,必须有成长自我的思想意识,养成每天对镜自照的好习惯。唐太宗常保三镜,以防己过。以他人为镜,参照自己的得失,辨别是非善恶,维持目明心清,不只是帝王的专利,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

每天的对镜自照,可以集体师德讨论,可以是每周集会,可以是各级培训;主动的对镜自照,我想还是个人内省比较有效。就像是一个减肥成功的人面对镜子,对饥饿的内省:二十岁时对爱情,对生活,对所有的一切,都呈现他的饥饿。他可以吃得下一个超市,一群牲口,吃得下一群梦想和野心,吃得下一口袋奇迹,吃得下许许多多爱情!后来进入中年,发现中年就是一个物质日益饱足的过程。所以保持饥饿,就是保持敏锐,保持清醒,不再贪婪,不再追求满足,而是去保持一种青春的精神状态。饥饿就像一把刻刀,慢慢地雕刻出一个真实的内在自己的轮廓,让他认识到全新的自己!走过饥饿,就会懂得饥饿。经常洗心,才能体会心灵的“饥饿”;体会了心灵的“饥饿”,才会拥有心灵的澄澈明净——半亩方塘才能一鉴开,天光云影才能与之共徘徊。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