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丹阳制造新优势

核心提示: 昨天,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绘就了建设智能制造强市的发展蓝图。而这一蓝图的最终实现,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集聚各类资源,形成推进的合力,为我市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全方位保障。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昨天,我市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亮出丹阳“制造强市”的路径图,动员全市上下坚定发展信心,促进丹阳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再创丹阳制造新优势。

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是我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战略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被称为工业4.0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新兴国家也纷纷把发展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为此,我国及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周边地区来看,各地都很重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江阴、武进、靖江等地正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市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可谓顺势而为,势在必行。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重塑制造业新优势也是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国内产业格局深刻调整变化的形势下,我市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站在了“爬坡过坎”的历史重要转折关口。尤其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我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及产品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支撑力不足、企业利润率较低、企业对创新重视不够等。这些问题和不足倒逼丹阳制造进入纵深转折期,催促制造业加快转型、再创优势。

其实,矛盾和挑战之外,丹阳制造业的优势依然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丹阳经济的主导力量、坚实基础和鲜明特色,通过持续的快速发展,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城市: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2860亿元,制造业占全市产业的比重为49.8%;眼镜、木业、五金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家纺等传统产业在全国知名度较高,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正在壮大;掌握了20多项国际领先、16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和惟一的先进技术……在国家工信部今年公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榜单上,丹阳排第28位。正是丹阳制造业的坚实基础决定了我市具备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基础和条件。

昨天,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绘就了建设智能制造强市的发展蓝图。而这一蓝图的最终实现,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集聚各类资源,形成推进的合力,为我市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全方位保障。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委、市政府已经建立了中国制造2025丹阳行动计划推进小组,加强对制造业发展的指导,从根本上为制造业发展解决体制性、政策性问题。更要强化企业的主体意识。企业是发展的主体,制造业企业更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丹阳行动计划》的主力军。广大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加快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促进企业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新常态下打造丹阳工业升级版,再创丹阳制造新优势。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