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氰化物

核心提示: 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现场危险品中700吨氰化钠引发公众担忧。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人们常常谈“氰”色变。而实际上,“氰化物”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日常消费的食物中也有它的身影。

u=2556090451,2756093103&fm=11&gp=0

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现场危险品中700吨氰化钠引发公众担忧。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人们常常谈“氰”色变。

而实际上,“氰化物”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日常消费的食物中也有它的身影。研究发现,氰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木薯、高粱、玉米、豆类、小米、甘蓝、亚麻籽、竹子等大量植物中均含有氰化物成分。

食用植物中的氰化物多以氰甙配糖体形式存在。现已查明的含有这一成分的植物至少有2000多种,其中果核类约1000多种。人们平时所食用杏仁、杨梅、葡萄籽、苹果籽、桃、李子、樱桃,其果核中均含有氰化物。

此外,市场上所销售的牛奶、蒸馏酒、果酒类产品中也常被检测出微量氰化氢;在一些粮食和水中也会检测到微量氰化物。

为何如此高风险的物质存在于日常消费的饮食中,它是否会对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专家表示,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处理得当,摄入的氰化物控制在一定限量内,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食用时需高度警惕,注意加工方法,以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的氰化物来自哪儿?食用植物中氰甙配糖体的含量高低可能与植物遗传基因、环境、生长地、气候、土壤因素有关。氰化物是植物天然的防御机制,比如木薯靠这些物质抵御捕食者,在恶劣情况下其产生的氰化物还会增加。

至于牛奶中的氰化物,专家称可能与牛奶贮存的温度、时间及微生物的作用相关,还可能是饲料中含有较高的氰甙配糖体,或由牛奶中所含的硫氰酸的氧化产生。

我国是酒类消费大国,而酒产品屡次被检出氰化物超标,引人担忧。今年3月,安徽食药监局就曾约谈9家白酒企业,这些企业的白酒均被检出氰化物超标,被勒令整改。

据介绍,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以木薯、野生植物酿制的酒,氰化物含量较高;用一般谷物原料酿制的酒,氰化物含量极微。但业内专家表示,不排除一些号称谷物酒中用木薯或代用品制作、掺混的可能,却在原料中未按规定标注。

摄入氰化物的安全限值是多少?不同品种及生长环境的植物中氰甙含量差别很大,如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中氰化物的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未经烹煮的苦杏仁的氰化物含量很高。不同人易感性各异,体内吸收及分解毒素的速度不同,儿童体重较轻,进食较少的量就可发生食物中毒。有论文称,可引起成年人死亡的氰化物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3.5mg。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氰化物测定,其检出限为0.015mg/kg,《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氰化物限值为0.05mg/l。

而对于酒类所含氰化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对含氰化物的酒的原料不作分类,规定蒸馏酒和配制酒中氰化物限量为8mg/l。

如何有效去除食物中的氰化物?专家表示,对含有氰化物的食物不必过于担心,处理得当,以沸水烹煮,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比如将木薯去皮,用水浸泡,加热时不加盖,即可使其中的氰化物蒸发。在食用杏仁时,也一定要经过处理,不要生食,特别是苦杏仁氰化物含量高,毒性较大。

目前市场上买的杏仁基本都是经过烤制成熟的,经加热可有效去除氰化物成分,“但还是要注意食用量,一次不要吃太多”。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