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

核心提示: 小时候看电影,电影里反面人物说的话特别容易记住,也常常学着说。像《洪湖赤卫队》里彭霸天的唱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哼哼……”至今还能像模像样地唱出来。

小时候看电影,电影里反面人物说的话特别容易记住,也常常学着说。像《洪湖赤卫队》里彭霸天的唱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哼哼……”至今还能像模像样地唱出来。其实那时根本不懂这些话的意思,只是觉得彭霸天还是蛮有才的,不然怎么可以唱得出“石板栽花无根底”的词句呢?

  后来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面也有这样的话,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于是就去深究,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俗语。那是说,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某村庄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面;那是说,人世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彭霸天,吴敬梓不过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后面的一层意思而已。

  城东北角大运河的东岸是大泊埝庙村,已经在去年搬迁了,那些曾经还时不时地扯开嗓子与隔着大运河的练湖农场的工人们说上几句话的村民们如今也已经和他们居住在了同一个小区里——河西的练湖新城。

  我的前二十年是在河东居住的,后来至今的三十年是在河西居住的。在练湖新城里,我又见到了四十年前的小伙伴们,虽然如今我们的两鬓都已略见斑白,可一见上面,依稀还有当年的模样,也能一下子相互叫出对方的名字,心里充塞着的是别样的乡情。也许他们和我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但现在却比我幸福得多。

  当年的我努力读书,想改变自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也终于得以跳出了农门。可如今想来,个人的努力永远无法预测或者改变将来的命运。

  我的小伙伴们,因为搬迁,在练湖新城拥有了一套房,两套房,三套房……且还有着不菲的积蓄。清早,他们还会像在老家一样,可以呼朋引伴地聚到一起,搬个小板凳坐在道边的树荫下择择菜,聊聊天。傍晚,下班回来后,依然能够去老家的空地里种些蔬菜;饭后,还会去散散步,打打麻将。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开心而舒适,无忧无虑的。村子搬迁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居住环境,却没有改变他们一如既往的生活习惯和快乐心情。

  我自以为有了个很稳定的工作,并且一直很努力地工作,到头来却发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又来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开始过下半辈子的生活,且在很多方面我都落后于他们,至少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压力要比他们多得多。

  上海浦东开发前,有过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练湖新城在河西,大泊埝庙在河东,河东河西的地理环境各有千秋,可我们依然爱着我们当年的老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俯视浩浩汤汤的大运河,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抬头看沪宁铁路上车轮滚滚的列车,听它们呼啸而过的隆隆轰鸣……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时光流逝后的沧海桑田,改变的只是我们已经年过半百的两鬓华发,改变的只是我们越来越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变的却是我们儿时的浓浓情谊,不变的更是我们埝庙人对家乡永远的怀念。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