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也要有个“一米线”


  提到“一米线”,人们最先想到的多是银行柜台前、机场安检口、医院缴费窗等处那条将两人隔开一米距离的黄色直线,它主要为了维护个人隐私,兼具维护公共秩序、保持公众距离的作用。但“一米线”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保障个人健康安全上,它也有必须存在的理由。
  “一米线”的理论根源来自美国人类学家霍尔的划分,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霍尔认为,45~120厘米是朋友和熟人间的距离,120~210厘米是一般社交空间,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保持120~210厘米的距离感觉最舒适,反之,就会不由自主觉得紧张,甚至感到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侵犯。因此在生活中,一米线”主要作为“文明线”或“道德线”存在。
  但从医学角度来看,一米”也是人与人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是隔离传染空间的需要。感冒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病原体,多通过咳嗽、喷嚏、说话时产生的分泌物和飞沫传播,而飞沫的播散范围受到物理定律的影响,含有大量病原体的大飞沫会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可在空气中短暂停留,但“飞行”范围受限于传染源周围。“一米以上”正是飞沫传播距离以外的相对安全区。国外研究报告发现,与感冒患者相距一米以上,会比相距一米以内被传染的几率降低90%左右。
  “一米线”能否对其他一些细菌、病菌的散播传染起到抵制作用,现在还没有更多证据可以证明,但不可否认的是,保持一段安全距离是有利无弊的。比如,在病患集中的医院诊所、在人群密集的机场车站,你无法确知周围是否有人患病,尽可能拉开与其他人的距离,就能将潜在危害降到最低。
  “一米线”还是一条安全线。上海某地铁站曾发生过一起坠亡事件,一名女士在等车时擅自越过站台前的“一米线”,结果被其他同样不守规则者挤下站台。而在人群密度较大的集会或活动地点,若每个人都能重视“保持距离”的原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踩踏等事故的发生率。
  保持一定距离不只是道德文明方面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心理空间的需求,更是健康安全的保障。在公共场所,伸开手臂,与人相隔一臂之外,不是冷漠拒绝,而是一种保护。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