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施肥,省工节肥又节水(图)

    

 
      
    图为水肥一体化施肥现场。 
  


    对于广大蔬菜园艺种植户来说,人工施肥 、浇水的粗放管理方式因为费工费时,一直困扰着农户。如今,随着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浇水 、施肥已无需多少劳力,而且这一活计变得愈加轻松自如了!近日,记者在位于司徒镇的省级丹阳现代农业园区目睹了这一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走进农业园区新品种展示区的连栋温室大棚内 ,只见在苏椒基地方型蓄水池旁 ,技术人员将一包水溶性肥兑水配比后 ,通过这里建设的“水肥一体化 ”系统 ,就能将水肥输送到棚内的滴灌设备 ,然后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土壤。记者注意到 ,大棚内专门做了对比试验 ,采用粗放的传统施肥灌溉方式种植的一小片苏椒 ,比大面积采用“水肥一体化 ”的苏椒 ,要明显差了一大截。
    “我这里种植的4个不同品种的苏椒长势很好 ,要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运用。 ”说起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好处 ,基地承包户马锁才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如今 ,农村青壮劳力大多进厂上班或外出务工 ,农业用工贵 、用工难问题比较突出 ,如果传统人工施肥 ,4亩的大棚需要雇请5个帮工 ,而且要一株一株施肥或浇水 ,不仅费工费时 ,而且肥料施得还不均匀。现在我的16亩    大棚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 ,基地管理员一个人就能完成施肥 、浇水任务。 ”马锁才说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施肥 ,需专用水溶性肥料 ,该肥料水溶性好 ,利于滴灌施肥 ,且微量元素丰富 ,养分均衡。
    “目前 ,全市建设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点有2个 ,即司徒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访仙镇的圣丽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市土肥站站长谢金学介绍 ,为加快我市“水肥一体化 ”建设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 ,根据省及镇江市农委要求 ,我市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 ”技术 ,2014年开展“水肥一体化 ”项目 ,该项目实施面积在80亩左右 ,物化补助资金24万元 ,主要补贴首部系统 、滴管带 、水溶性肥料等。
    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哪些优势 ?土肥站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它采用的是微灌施肥 ,即在微灌系统中添加施肥设施 ,灌溉的同时将肥料兑成肥液一起输入到作物 根部土壤 ,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灌水量 、施肥量和时间。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四大优越性。一是省工。
    在作物灌溉和追肥时期 ,可以减少人工投入 ,同时可以避免劳动力短缺地方造成错过农时 ,减少农业生产规模。二是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小水局部频繁灌溉 ,既能保证有效均匀灌溉 ,又能减少地面积水流走损失 ,减少用水量。三是节肥。肥料随水同步输送到根系 ,集中在作物根系吸收区域 ,防止肥料深层淋失而造成浪费。四是适应性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地形 ,各种作物。 据了解 ,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源 、首部枢纽 、输配水管网 、灌水器。首部枢纽包括水泵 、过滤设备 、控制阀 、流量及压力测量仪表等。输配水管网主要是pvc管道将首部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到每个输水单元和灌水器。记者在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看到 ,用于基地浇灌的水源来自毗邻的一方池塘 ,池水进入该系统后 ,经过水压调节后 ,再通过砂石 、迪片的过滤 ,就能防止杂质 、颗粒等堵塞滴管 ,保证用水均匀 、流畅。
    市土肥站负责人表示 ,水肥一体化作为一种节能增效的新型施 肥方式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下一步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带动 ,我市将推进该项目实施 ,进一步扩大这一新技术的示范面积 ,推动节水绿色农业发展 ,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谢金学 陈功磊 蒋须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