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赞

    孙光楣先生写古体诗的时间不长,但笔下之诗,若涓涓流泉,不断地汩汩而出,一发不可收。记得一年前他嘱我为他的小试牛刀之作写点文字时,还只有寥寥几十首,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本集子,已经是煌煌三百首了。
  含英咀华,人间重晚晴;结诗三百,皆言寸草心。人之衰老,自然规律。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高官还是草民,“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人概莫能外。但面对老年生活,是伤心悲叹,自寻烦恼,在消极被动、束手无策的矛盾心情中难以自拔,还是及时调理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始终以一种良好的、平和淡定的心态,让晚年活得更精彩?孙光楣先生选择了后者。他围绕着老年生活、老年感想,写出了许多诗情浓郁、内容丰富的诗句,这些诗句,可以说是一首首老年人的生命礼赞,对于老年人如何正确认识“衰老”,如何加强自身心理调理,对于他们的保健养生、延年益寿,家庭的幸福和睦,社会的和谐稳定,均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先生在教坛辛勤耕耘四十余年,退休之后,感悟频多。身边的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能触动灵感,并从中悟出些人生哲理。在散文之外,他以诗言志,在悠悠的古韵中抒发心曲。他的诗歌,不故作高深,不哗众取宠,而是从常态的生活中捕捉灵感,以常态化的方式营造诗意。在这本诗集中,先生大到家国兴衰、天灾人祸;小到百姓里短,、挚友亲人,都情倾于怀,笔泻于外。文朋艺友,左邻右舍;忘年之交,莘莘学子,无一不在念中。或团聚,或饯行;或怀旧,或感慨;或婚庆,或乔迁;或贺寿,或悼亡;或笔耕,或付梓;或偶遇,或畅谈;或健身,或出游……先生都随口而吟,随笔而写,诗词不断,情思不断。生活气息,人间真情,扑面而来。
  “行年七旬省吾躬,起居安逸神情松。青丝勤耕千顷绿,白发撰著一灯红。文无华章语不惊,言从由衷理认同。古稀园丁何所愿,家和国昌老翁梦”(《七秩抒怀》)。这是先生七十岁生日时,对自己退休后笔耕生活的描述和晚年的美好心愿的表达,字里行间透露着达观、积极的意境。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人到老年,要学会求新求变,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生活才不会单调、枯燥。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人到老年,荣辱成败,得失取舍,都已是过眼烟云,豁达最好,宽容最真。人生难免苍颜,快乐不分年龄。正如唐人刘禹锡所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以为太阳的余晖已经照在桑榆枝头,只预示着晚景凄凉。其实此时,太阳的光芒形成的绚丽晚霞,正照射得满天通红、灿烂无比呢!孙光楣先生正是以这样豁达、乐观的境界,写出了一首首阐述知足常乐、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的诗歌,抒发其老而弥坚的人生情怀,表达着他对生命的礼赞,这是多么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